【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Huanɡ Ya Bai Cai
【別名】黃芽菜(《鹹淳臨安志》),黃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筆》),大白菜、結球白菜(《廣州植物誌》)。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菜的葉球。
【原形態】二年生草本,高達1米。基生葉倒卵狀長橢圓形至廣倒卵形,長30~60厘米,薄而多脈,邊緣波狀,僅具不分明的齒牙,中肋寬廣,淡色,向下延伸;葉柄白色,邊緣有具缺刻的寬薄翅;心葉多密裹成圓柱形或橢圓形的葉球;莖生葉基腳抱莖或有葉柄。總狀花序;萼片4;花瓣4,黃色;雄蕊6;雌蕊由2心皮結合而成,子房上位,柱頭頭狀。長角果短壯,長3~6厘米。種子亦褐至黑褐色。花期春、夏。
【生境分佈】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均有栽培。其栽培變種甚多,主要有山東大白菜、浙江黃芽菜等數種。
【化學成份】每100克含蛋白質1.4克,脂肪0.1克,糖3克,粗纖維0.5克,灰分0.7克,鈣32毫克,磷42毫克,鐵0.4毫克,胡蘿蔔素0.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3毫克,維生素C-24毫克。
【性味】
甘,平。
1《滇南本草》:性微寒,味微酸。
2《隨息居飲食譜》:甘,平。
【功能主治】
養胃,利小便
1《滇南本草》:走經絡,利小便。
2《食物宜忌》:滑、利竅。
3《隨息居飲食譜》:養胃。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