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仔

【出處】出自《東北動物藥》

【拼音名】Ha Zǎi

【英文名】Clam Shell

【別名】玄蛤、花蛤

【來源】

藥材基源:為簾蛤科動物菲律賓蛤仔及雜色蛤仔的殼和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Venerupi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2.Ruditapes variegata(Sowerby)[Venerupis variegata(Sowerby)]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捕,一般在退潮後,用耙網於海底捕撈。捕得後,煮熟取殼曬乾。肉隨取隨用。

【原形態】

1.菲律賓蛤仔貝殼近卵圓形,質堅實,兩殼膨脹,一般殼長42-54mm,殼高32-37mm,殼寬22.5-29mm。殼頂稍前彎、突起,位於背緣前方。小月面卵圓形或略呈菱形;面狹長,梭形。外韌帶黃褐色,突起,殼前端稍圓,後端邊緣圓形或略呈截形。殼表顏色及花紋多變化,一般為褐色或灰黃色。生活於泥沙灘者,個體小,色淡並雜有彩色斑紋;泥灘者個體大,色較深。生長線與放射肋交織成布紋狀,於殼頂及中部較細密,越向後端紋理越粗壯,基中放射肋細密,90-100條。殼內面白色或略帶黃、紫色,具光澤。鉸合部狹長,每殼均有3枚主齒,外套痕明顯,外套竇短粗,末端鈍圓。水管基部癒合,入水管口喙觸手不分叉。前閉殼肌痕半圓形,後閉殼肌痕近卵形。

2.雜色蛤仔,本種與菲律賓蛤仔形狀相似,常相混淆不易區分。主要特點為殼較小而薄脆,略長同般殼長25-39mm,殼高18-28mm。殼表面顏色、花紋變化極大,有淡褐色、棕色,並有密集的褐色或赤褐色斑點或花紋,自殼頂至腹面有較淡色帶2-3色。前閉殼肋痕稍小,呈心形;後閉殼肌痕稍大,呈桃形。水管完全分離,入水管口緣觸手分叉。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喜棲息於近河口沿岸或波浪平靜的內灣中自潮間帶至潮下帶10餘米的沙和泥沙質海底者有生長。雌雄異體,北方繁殖季節在6-10月。

2.生活於近河口沿岸和潮間帶淺泥沙灘。

資源分佈:1.我國沿海均有分佈,遼寧、山東量最大。

2.我國分佈於福建平譚以南沿海,至北部灣和海南島的南岸。

【性狀】

性狀鑒別(1)莫律賓蛤仔貝殼呈卵圓形,長2.5-4.5cm。外表面灰黃色或灰白色,有的具帶狀花紋或褐色斑點,並有細密的放射肋與同心排列的生長紋交錯形成的布狀紋;內表面灰黃色,略帶紫色。質堅厚。氣微,味微鹹。

(2)雜色蛤仔貝殼較小,長卵圓形,長2.5-3.9cm。外表面棕色、淡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組成的斑點或花紋,並常有淡色色帶2-3條,放射肋與同心生長紋交織成布紋;內表面淡灰色或肉紅色,質較薄。氣微,味微鹹。

【化學成份】含碳酸鈣,磷酸鈣,碳酸鎂,貝殼硬蛋白(conchiolin)和含微量重金屬(銅、汞、鉬、鉍、錫等)。

【藥理作用】

1.延緩衰老作用,雜色蛤水提取物明顯降低小鼠肝組織中過氧化脂質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皮膚和尾腱中羥脯氨含量,具有顯著的延緩衰老作用。

2.抗腫瘤作用,該提取物對肉瘤180、艾瘤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具有較明顯的抑製作用。

3.降壓作用,菲律賓蛤仔肉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性味】味甘;鹹;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臁瘡;黃水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鍛存性,研末撒。

【各家論述】《東北動物藥》:治臁瘡,黃水瘡。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