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

【出處】出自《本草衍義》

【拼音名】He Huān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Silktree Albizzia

【別名】夜合花、烏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合歡的花或花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采收和儲藏:夏季花初開時采收,除去枝葉,曬乾。

【原形態】合歡,落葉喬木,高可達16m。樹幹灰黑色;嫩枝、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較小葉小,早落;二回羽狀復葉,互生;總葉柄長3-5cm,總花柄近基部及最頂1對羽片著生處各有一枚腺體;羽片4-12對,栽培的有時達20對;小葉10-30對,線形至長圓形,長6-12mm,寬1-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頭,有緣毛,有時在下面或僅中脈上有短柔毛;中脈緊靠上邊緣。頭狀花序在枝頂排成圓錐大辯論花序;花粉紅色;花萼管狀,長3mm;花冠長8mm,裂片三角形,長1.5mm,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雄蕊多數,基部合生,花絲細長;子房上位,花柱幾與花絲等長,柱頭圓柱形。莢果帶狀,長9-15cm,寬1.5-2.5cm,嫩莢有柔毛,老莢無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或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東、中南及西南各地。

【性狀】

性狀鑒別 (1)合歡花 頭狀花序皺縮成團。花細長而彎曲,長0.7-1cm,淡黃棕色或淡黃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狀,先端5小齒,疏生短柔毛;花冠筒長約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疏生短柔毛;雄蕊多數,花絲細長,黃棕色或黃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離,伸出冠筒外。體輕易碎。氣微香,味淡。

(2)合歡米 花蕾米粒狀,青綠色或黃綠色,有毛。下部1/3被萼筒包裹。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灰黃色。1非腺毛單細胞,微彎曲,長81-447μm,直徑8-16μm,壁較厚,表面有疣狀突起,有的可見菲薄橫隔。2草酸鈣方晶雙錐形、類方形、長方形或菱形,直徑3-13μm,含晶細胞成群或數個縱行排列。3復合花粉粒扁球形,為16合體,直徑81-146μm,中央8個分體排列成上下交疊的十字形,其餘8個圍在四周;單個分體類方形或長球形,外壁幾光滑。4花絲表皮細胞表面觀長條形或長方形,垂周壁平直,具縱向彎曲的細條狀角質紋理。

【化學成份】花中鑒定了25種芳香成分,主要芳香成分為反-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oxide),芳樟醇(linalool),異戊醇(isopentanol),a-羅勒烯(a-ocimene)和2,2,4-三甲基惡丁烷(2,2,4-trimethylixetane)等。此外,還含矢車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

【藥理作用】抑製作用 實驗研究表明,合歡花煎劑灌服,能明顯減少小鼠的自發活動及被動活動,明顯協同巴比妥類藥物的中樞抑製作用,延長戊巴比妥鈉、苯巴比妥鈉所致小鼠麻醉時間,促使閾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異戊巴比妥鈉引起小鼠麻醉,一次給藥或連續給藥3d均有顯著效果。合歡花煎劑給家兔灌服未見腦電有明顯改變,也無抗戊四氮所致小鼠驚厥作用。

【性味】甘苦;平;無毒

【歸經】心;脾經

【功能主治】解郁安神,理氣開胃,消風明目,活血止痛。主治憂鬱失眠,胸悶納呆,風火眼疾,視物不清,腰痛,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津傷者慎用。

【附方】1.夜合花丸(聖惠方),主治腰腳疼痛久不差。2.經驗方:合歡花、官桂、黃連、夜交籐。用於心腎不交失眠。3.驗方(子母秘錄),夜合花,為末,酒調服,主治跌打損傷疼痛。

【各家論述】

1.《本草便讀》:能養血。

2.《分類草藥性》:能清心明目。

3.《四川中藥志》:能合心志,開胃理氣,消風明目,解郁。治心虛失眠。

4.江西《中草藥學》:解郁安神,和絡止痛。治肝郁胸悶,憂而不樂,健忘失眠。有時還用於跌打損傷,癰腫疼痛。

5.《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咽喉疼痛。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