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於《草木便方》
【拼音名】Huanɡ Jī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Negundo Chastetre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ex negundo L.
采收和儲藏:2月或8月采根,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原形態】黃荊,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稜形,與葉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葉柄長2-5.5cm;掌狀復葉,小葉5,稀為3,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基部楔形,全緣或有少數粗鋸齒,先端漸尖,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長4-13cm,寬1-4cm,兩側小葉漸小,若為5小葉時,中間3片小葉有柄,最外側2枚無柄或近無柄,側脈9-20對。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式頂生,長10-27cm;花萼鍾狀,先端5齒裂,外面被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於花冠管外;子房近無毛。核果褐色,近球形,逕約2mm,等於或稍短於宿萼。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路旁或灌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長江以地南各地。
【藥理作用】1.鎮咳、平喘作用 黃荊根煎劑對豚鼠支氣管平滑肌有擴張作用。小鼠離體肺灌流實驗也表明,前景劑可解了作氣管、支氣管痙攣。 2.抗菌作用 黃荊根煎劑體外抗菌試驗表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製作用,煎煮時間延長效果會更佳。
【性味】味辛;微苦;性溫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解表;止咳;祛風除濕;理氣止痛。主治感冒;慢性氣管炎;風濕痺痛;胃痛;痧氣;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根皮用量酌減。
【附方】1治瘧疾: 黃荊根一兩。於發作前三小時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藥》)2治風濕關節痛、腰痛: 黃荊根一兩,八角楓根一兩,枸骨根一兩。水煎服。(《農村常用草藥手冊》)3治胃潰瘍、慢性胃炎: 黃荊根一兩,紅糖適量, 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藥》)4治蟯蟲病: 黃荊根一兩,切片,同甜酒炒至黃色,用水兩碗,煎至一碗,晚飯前服。 (《農村常用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治心頭風,牙疳。
2.《分類草藥性》:治刀傷,止痛,並治癒症,盜汗。
3.《貴州民間方藥集》:鎮咳,解熱,驅風。治驚癇,除風濕。
4.《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頭風,肢體諸風,順氣。
5.《南寧市藥物誌》:溫經散瘀,解肌發汗。治感冒,瘧疾,哮喘。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以黃荊根煎劑治療335例,總有效率為84.2%,顯效率為34.2%。對喘、咳、痰、炎及哮鳴音均有較好療效。尤其平喘起效時間較止咳、祛痰為快。實踐證明,病情輕、病程短者比病情重、病程長者療效好;凡夾雜有其他慢性病症(如高血壓、肺心、冠心、肺氣腫)者療效差或無效;中醫分型觀察,以虛寒型療效最好,痰熱型次之,肺燥型較差。經驗認為,本品作用屬於治標''故體質差者療效不佳;如採取標本兼治並用健脾補腎等藥物,則療效可能提高。對合併嚴重心臟病的患者,不宜服用本品,尤以心力衰竭者更屬禁忌。曾有患者服後心悸,病情加重,故須注意。制劑及用法:五葉黃荊根鮮品5兩或干品2兩,加水煮沸後用文火熬2-3小時,約得煎液100ml。每日2次分服,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個療程。副作用:部分病例有腹瀉、腹痛、腹脹、噁心、胃納不好,及頭暈、頭痛、心跳,均較輕微,不影響治療。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