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Jiǔ Ye Yun Xiānɡ Cǎo
【別名】野香茅(《廣州植物誌》),括花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芸香草(《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臭草(《中國經濟植物誌》)。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夏季割取全草,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節被白粉色微小毛茸。葉線形,扁平,長30~50厘米,寬4~6毫米,上面基部被微小茸毛;葉鞘無毛,葉舌長2~5毫米,先端鈍圓,無毛。偽圓錐花序稍密集,長25~35厘米;總狀花序孿生,叉開,長8~18毫米,其下托以長12~15毫米之佛焰苞,穗軸節間長1.5~2毫米,邊緣被白色柔毛;無柄小穗長圓狀披針形,長3.5~5毫米,基盤具微毛;第一穎先端微呈裂齒狀,具2脊,脊之上部具狹翼,脊間生2~4脈,背部扁平,或在下部微呈波皺;第二穎舟形,先端尖,脊上具狹翼,邊緣膜質而生小纖毛;第一外稃長圓狀披針形,約較穎短1/4,先端尖,具2脊,邊緣具小纖毛;第二外稃極狹,較穎短1/3,頂端具2齒裂;芒從齒間抽出,中部膝曲;無內稃;雄蕊3;有柄小穗長3.5~5毫米,無芒,其柄被白色柔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多生長於山坡草地。分佈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
1《滇南本草》:治山嵐瘴氣,不服水土,有感冒風寒暑濕,四時不正之氣,乍寒乍熱,體困酸軟,寒熱往來,似瘧非瘧或發瘴瘧,胸膈膨脹,飲食無味,肚腹疼痛,嘔吐水瀉等症。
2《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解水毒,治瘡毒。
【附方】治傷暑霍亂,嘔吐水瀉,肚腹疼痛,頭疼發熱怕冷,或中煙瘴,不服水土:韭葉芸香草一錢,木瓜五分,蒼朮一錢,陳皮一錢,厚樸一錢,甘草五分,生薑一片。水煎服。忌油葷。(《滇南本草》)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