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Kǔn Xiān Sī
【別名】青龍筋
【來源】為蘿草科植物青龍籐的帶根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纏繞籐本。莖細弱,多分枝,綠色。葉對生;狹披針形,長3~4.5厘米,寬5~10毫米,全緣;葉柄短,長2~3毫米。傘形花序腋生,具少數花朵;花冠鍾形,5裂,淡綠色。蓇葖果紡錘形,長4~5厘米。種子先端有冠毛。
【生境分佈】生於林下、崖邊或石隙中。分佈陝西、四川。
【性味】淡,溫。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理氣祛風。治跌打損傷,下肢冷痛麻木,風濕手足麻木,牙痛。
【附方】
1治風濕手足麻木,筋骨損傷:捆仙絲一兩。燉豬蹄服。
7治牙痛:捆仙絲干根半寸,研粉,含在痛牙處。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