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葛根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Kǔ Gě Gēn

【來源】為豆科植物峨眉葛籐的根。夏、秋采收。

【原形態】

峨眉葛籐,又名:苦葛。

籐本。根粗大。莖長數米,被稀疏黃色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具長柄;頂端小葉闊橢圓形或近於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於闊楔形,兩面被伏貼的白色長硬毛;兩側小葉斜闊卵形;托葉盾狀,橢圓形,小托葉狹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長7~20厘米,花多數;萼具4齒,萼齒披針形,均密被黃色短硬毛;花蝶形,紫紅色。莢果帶形,密被黃色長硬毛。花期7~8月。8月初開始結果。

【生境分佈】生於草坡或灌木叢中。分佈雲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透疹,生津止渴。

【附方】

1治麻疹不透:苦葛根、一枝黃花各五錢。煎水服。

2治吐血:苦葛根,見血飛、烏泡根、苦參根各五錢至一商。煨水服。

3治消渴症:苦葛根二兩,胭脂花根一兩。煨水服。

4治白口瘡:鮮苦葛根(燒炭研末)、枯礬粉各五分。混勻搽口腔患處。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