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Linɡ Yanɡ Jiǎo
【英文名】CORNU SAIGAE TATARICAE
【別名】高鼻羚羊
【來源】本品為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獵取後鋸取其角,曬乾。
【性狀】本品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長15~33cm,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對光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潤如玉,無裂紋,老枝則有細縱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個隆起環脊,間距約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角的基部橫截面圓形,直徑3~4cm,內有堅硬質重的角柱,習稱骨塞,骨塞長約佔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縱稜與其外面角鞘內的凹溝緊密嵌合,從橫斷面觀,其結合部呈鋸齒狀。除去骨塞後,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道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質堅硬。氣無,味淡。
【鑒別】本品橫切面:可見組織構造多少呈波浪狀起伏。角頂部組織波浪起伏最為明顯,在峰部往往有束存在,束多呈三角形;角中部稍呈波浪狀,束多呈雙凸透鏡形;角質部波浪形不明顯,束呈橢圓形至類圓形。髓腔的大小不一,長徑10~50(80)μm,以角基部的髓腔最大。束的皮層細胞扁稜形,3~5層。束間距離較寬廣,充滿著近等徑性多邊形、長菱形或狹長形的基本角質細胞。皮層細胞或基本角質細胞均顯無色透明,其中不含或僅含少量細小淺灰色色素顆粒,細胞中央往往可見一個折光性強的圓粒或線狀物。
【炮製】
【性味】鹹,寒。
【歸經】歸肝、心經。
【功能主治】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於高熱驚癇,神昏痙厥,子癇抽搐,癲癇發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斑,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1~3g,宜單煎2小時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