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Lǘ Yīn Jīnɡ
【別名】驢鞭(《本草新編》),驢三件(《河北藥材》),驢腎(《山西中藥志》)。
【來源】為馬科動物驢的雄性外生殖器,雄驢殺死後,割取其陰莖及睪丸,剔除殘肉及油脂,洗淨,懸掛於通風處陰乾或曬乾。
【生境分佈】產河北、山西、黑龍江、四川等地。
【性狀】為圓柱形長條,或稍帶彎曲,長約30厘米,粗3~4厘米,前端圓形,較大,色黑;基部兩側各有一大型睪丸;肉質,堅硬。以整條,帶有睪丸、無殘肉油脂、體乾燥者為佳。
【炮製】洗淨煮熟,切成薄片,曬乾,入熱鍋內用淨砂炒燙至黃色,取出洗淨砂子即成。
【性味】
甘鹹,溫。
1《綱目》:甘,溫,無毒。
2《四川中藥志》:性溫,味甘鹹,無毒。
【功能主治】
益腎強筋。治陽痿,筋骨酸軟,骨結核,骨髓炎,氣血虛虧,婦女乳汁不足。
1《綱目》:強陰壯筋。
2《四川中藥志》:滋腎壯陽。治陽痿不舉,筋骨酸軟及腎囊現冷。
3《吉林中草藥》:強筋,壯骨,滋陰撲虛。治骨結核、竹髓炎、血虛氣弱、婦女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或入丸劑。
【附方】
1治腎虛體弱:驢腎一副,白水煮爛,勻二次吃。
2治婦女乳汁不足:生黃芪一兩,王不留行五錢。水六斤煎至四斤,去藥。用此湯煮驢腎,熱爛後,吃驢腎,飲湯。
3治骨結核或骨髓炎:驢腎一副,白水煮熱,勻二次吃。(選方出《吉林中草藥》)
【摘錄】《*辭典》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