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士怡

他提出了「心-脾-腎三髒一體」防治心血管病及老年內科病的學術思想,採用益氣養陰法治療冠心病,創造性地提出「益腎健脾、軟堅散結」法保護血管,干預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策略。他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等人才,研製了通脈養心丸、粘脂飲、新生脈散片等新藥。

阮士怡,男,1917年2月生,河北省豐南縣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

1946年6月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2年被天津市衛生局評為天津市名中醫。

臨床工作

他1946年6月參加工作,從醫68年,致力於中醫心血管病、老年病領域臨床診療,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經他診治的患者以數十萬計。現年96歲,仍然工作在臨床一線,思路清晰,臨診不輟。

他崇尚「醫乃仁術、德者居之」的信念,秉承了先師陸觀虎、趙寄凡兩位先生用藥輕靈,遵守經方的特點,所開處方從無大方大劑,選藥精當,價格低廉,處處為患者著想,對於困難患者不收診費,還給予資助,受到患者的尊敬與愛戴。

學術造詣

他學貫中西,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提出了「心-脾-腎三髒一體」防治心血管疾病及老年內科疾病的學術思想,採用益氣養陰法治療冠心病,創造性地提出「益腎健脾、軟堅散結」法保護血管,干預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策略。推動了天津中醫、中西醫結合心血管與老年病學科的建立。出版專著《阮士怡教授學術思想研究》。

傳承育

他始終奉行「將畢生所知所學授予好學求知之才」的理念,傳道授業,誨人不倦;他倡導學術自由及鼓勵技術創新,採用「學術放任、鼓勵實踐」的教學方式,為中醫、中西醫結合事業培養了眾多人才,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教授、北京大學王學美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張軍平教授、保康醫院院長郭利平教授、美國西奈山醫學院附屬澤西醫學中心祝炳華教授、美國荷思瑞健康顧問機構醫學總監韓煜教授均是他的高足。

科研創新

他帶領研究團隊,通過臨床與基礎研究表明:「益氣養陰」法方藥可有效緩解冠心病心絞痛,清除自由基,拮抗炎症反應,對缺氧損傷的心肌細胞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在董曉初老中醫基於益氣養陰法制定的醫院制劑「651」丸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研發了現代中藥——通脈養心丸,上市已達30餘年;從血脂水平、病理形態、炎症反應及氧化應激方面探討了「益腎健脾、軟堅散結」法方藥保護血管,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機理,研製了補腎抗衰片、降脂軟脈靈Ⅰ~Ⅳ號、粘脂飲等治療老年病的系列方藥;採用「軟堅滌痰強心」法治療慢性心衰,研製了新生脈散片,其對症狀和體征的改善作用優於地高辛,臨床總有效率達96.9%,相關心衰治療方法被《全國中醫藥防治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所採納。

70年來,他發表學術專著5部,學術論文34篇,科普文章65篇;先後獲得省部級科學進步二等獎3次、三等獎5次,市衛生局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3次;研製中藥製劑8種、上市品種1種。

社會參與

1955年他奉調至天津市市立中醫醫院(現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前身)協助建院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現今已發展壯大為天津市規模最大的中醫醫療機構。他還主持籌建了天津市中醫研究所。

雖已過鮐背之年,仍筆耕不輟,臨床之餘致力於普及中醫藥防治理念及科普知識。先後在《老年時報》、《開卷有益》、《求醫問藥》、《家庭中醫藥》等報紙和雜誌發表科普文章65篇。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