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

【拼音名】Mǎ Dōu Linɡ

【英文名】FRUCTUS ARISTOLOCHIAE

【來源】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收,乾燥。

【原形態】北馬兜鈴:多年生纏繞草本,長達1米餘,全株無毛。根細長,圓柱形,外皮黃褐色,有香氣,斷面有油點。莖有稜,纏繞成團,捻揉有特殊臭氣。葉互生,葉片三角狀心形,長3~10厘米。夏日葉腋簇生數朵綠紫色花;花被喇叭狀。疏果近圓形或寬倒卵形,長3~7厘米,直徑2~4厘米,果梗下垂,成熟時果沿室開裂為6瓣,果梗亦裂成6條絲狀。種子多數,扁平三角形,周圍有寬翅。

【性狀】本品呈卵圓形,長3~7cm,直徑2~4cm。表面黃綠色、灰綠色或棕褐色,有縱稜線12條,由稜線分出多數橫向平行的細脈紋。頂端平鈍,基部有細長果梗。果皮輕而脆,易裂為6瓣,果梗也分裂為6條。果皮內表面平滑而帶光澤,有較密的橫向脈紋。果實分6室,每室種子多數,平疊整齊排列。種子扁平而薄,鈍三角形或扇形,長6~10mm,寬8~12mm,邊緣有翅,淡棕色。氣特異,味微苦。

【鑒別】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馬兜鈴對照藥材3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馬兜鈴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條斑。

【炮製】馬兜鈴:除去雜質,篩去灰屑,搓碎。蜜馬兜鈴:取淨馬兜鈴,將果實搓碎,除去砂土,加入煉至黃熟的蜂蜜與少許開水,攪勻後稍悶,放鍋內炒至不粘手,取出晾涼(每100斤加煉蜜35斤)。

【性味】苦,微寒。

【歸經】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用於肺熱喘咳,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乾燥處。

【備註】1.同屬植物囊花馬兜鈴Aristolochia saccata Wall.西藏以此作馬兜鈴入藥,功效相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