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腮

【出處】《本經》

【拼音名】Niu Jiǎo Sāi

【別名】牛角胎(《綱目》),牛角筍(《醫林纂要》)。

【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質角髓。由宰牛場收集。從牛角中取得後,用清水浸泡數天,刮去殘肉,再洗淨、曬乾。

【生境分佈】主產江蘇,其他各地亦產。

【性狀】呈圓錐形,微彎,中空,基部較粗,上部漸尖,長約15厘米,底部徑約5厘米。外表粗糙,灰白色或灰黃色,滿佈骨質細孔,並有少數淺縱溝。質堅硬。橫切面中空,外壁厚約6毫米,灰白色,較細緻,內層有粗大髓樣組織。氣微腥,味淡。以乾淨,無頭爿骨,形狀粗短者為佳。

【炮製】生牛角腮牛角腮洗淨後,劈成小條,日曬夜露至無腥為度,再曬乾。炒牛角鰓:先將砂子入鍋炒熱,再入生牛角鰓拌炒至黃色為度,取出、篩去砂子,放涼即可。

【性味】

苦,溫。

1《別錄》:味苦,無毒。

2《藥性論》:黃牛角腮,味苦甘,無毒。

3《蜀本草》:沙牛角腮,味苦,溫,無毒。

【歸經】

1《綱目》:厥陰,少陰血分。

2《本草經疏》:入足默陰、少陰血分,兼入手陽明經。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痢。治便血,衄血,婦女崩漏,帶下,赤白痢,水瀉。

1《本經》:下閉血,瘀血疼痛,女人帶下血。

2《藥性論》:黃牛角腮灰,能止婦人血崩不止,赤白帶下,止冷痢、瀉血。

3《本草拾遺》:燒為黑灰,末服,主亦白痢。

4《日華子本草》:燒焦,治腸風瀉血,水瀉。

5《本草蒙筌》:除吐衄。

6《綱目》:治水腫。

7《醫林纂要》:長筋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散劑。

【附方】

1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牛角鰓二兩(燒灰),白礬二兩(燒汁盡),橡實一兩,木賊-兩,芎藭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聖惠方》牛角腮散)

2治亦白帶下:牛角腮(燒令煙斷),附子(以鹽水浸泡七度,去皮),上件等分,搗羅為末。每空心酒下二錢匕。(孫用和)

3治卒下血:黃牛角腮一具(燒赤色,出火即青碧)。上一味為細散,食前濃煮豉汁,和二錢匕,重者日三。(《近效方》)

4治鼠奶痔:牛角腮燒作灰末,空心酒服方寸匕。(《塞上方》)

5治痢色白,食不消者,為寒下:牛角腮燒灰。上一味搗篩,白飲服方寸匕,日三。(《肘後方》)

6治蜂蠆整瘡:牛角腮燒灰,醋和敷之。(《肘後方》)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