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菀

【出處】《本經》

【拼音名】Nǚ Wǎn

【別名】白菀、織女菀(《吳普本草》),女宛(《本草經集注》)。女腸(《廣雅》),羊須草(《雷公炮炙論》),(《別錄》)。

【來源】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直立,下半部光滑,上半都有細柔毛。葉互生,基部葉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2厘米,寬5~12毫米,先端漸銳,基部窄狹,有短柄,邊緣粗糙,疏生細鋸齒,花後彫落;莖上葉無柄,線狀披針形至線形,上面光滑,綠色,下面有細軟毛,邊緣粗糙。頭狀花序密集成傘房狀,小形,直徑5~8毫米;總苞筒狀,長約4毫米,苞片披針形,有細毛,數列;周圍舌狀花白色,舌長約2.5毫米,筒長約2毫米;中心管狀花黃色,長約3.5毫米,花藥基部鈍而全緣;柱頭2裂,裂片長圓形,先端鈍。瘦果長圓形,長約1毫米,稍扁,全體有毛;冠毛灰白色或帶紅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佈】生長於濕潤處。分佈東北及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槲皮素。根含揮發油。

【性味】

1《本經》:味辛,溫。

2《別錄》:無毒。

【功能主治】溫肺化痰,和中,利尿。治咳嗽氣喘,腸鳴腹瀉,痢疾,小便短澀。

1《本經》:主風寒洗洗,霍亂洩痢,腸鳴上下無常處,驚癇,寒熱百疾。

2《別錄》:療肺傷咳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滿,飲酒夜食發病。

3《湖南藥物誌》:溫肺下氣,止咳化痰,利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注意】《本草經集注》:畏鹵鹹。

【附方】

1治咳嗽氣喘:女菀五錢,金線吊白米三錢,路邊荊五錢。水煎服。

2治腸鳴腹瀉:女菀五錢,陳皮二錢,菖蒲二錢。水煎服。

3治小便短澀:女菀五錢,車前草五錢。水煎服。(選方出《湖南藥物誌》)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