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魚

【出處】《陸川本草》

【拼音名】Pu Sa Yu

【別名】斗魚,花蝶魚(薛德煜《系統動物學》),錢爿魚(《脊椎動物分類學》),蝴蝶魚、火燒板(《中國動物圖譜·魚類》)。

【來源】為攀鱸科動物歧尾斗魚的肉。

【原形態】體形極為側扁,略似紡錘形。全長約8厘米。眼大,口小,口內有尖利的牙齒。鱗片大,無側線,體側縱列鱗扔。背鰭ⅪⅤ7,起點與臀鰭的起點略約相對;臀鰭很長,ⅩⅩ12。胸鰭10,圓形。腹鰭小。尾鰭分叉。各奇鰭皆有向後伸延的特長的鰭條,在生殖期內,各鰭條漂搖如綬帶。體灰綠色,鰓蓋上有一大形黑斑,體兩側各有8條黑色橫斑。由眼目到鰓蓋部,有3條黑綠。生殖期各奇鰭有紅色邊緣,鱗片上有紫藍色反光。

【生境分佈】棲於水田、溪流、池塘內。性好鬥。喜食各種小蟲,尤以孑孓為多。分佈長江以南,如四川、湖南、江西、廣東、廣西。

【性味】《陸川本草》:甘,淡。

【功能主治】《陸川本草》:解瘡毒,消炎。治眼膜瘡癰。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