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Qian Cǎo
【英文名】RADIX RUBIAE
【別名】鋸鋸籐、拉拉秧、活血草、紅茜草、四輪車、掛拉豆、紅線草、小血籐、血見愁
【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性狀】本品根莖呈結節狀,叢生粗細不等的根。根呈圓柱形,略彎曲,長10~25cm,直徑0.2~1cm;表面紅棕色或暗棕色,具細縱皺紋及少數細根痕;皮部脫落處呈黃紅色。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狹,紫紅色,木部寬廣,淺黃紅色,導管孔多數。無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鑒別】
(1)本品根橫切面:木栓細胞6~12列,含棕色物。皮層薄壁細胞有的含紅棕色顆粒。韌皮部細胞較小。形成層不甚明顯。木質部占根的主要部分,全部木化,射線不明顯。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
(2)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醚5ml,振搖數分鐘,濾過。濾液加氫氧化鈉試液1ml,振搖,靜置使分層,水層顯紅色;醚層無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天藍色螢光。
(3)取本品粉末0.5g,置錐形瓶中,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茜草對照藥材0.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葉茜草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四氫夫喃(310:90: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大葉茜草素峰計算應不低於4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大葉茜草素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約0.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稱定重量,浸泡過夜,超聲處理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計算,含大葉茜草素(C17H15O4)不得少於0.40%。
【炮製】
茜草: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段,乾燥。
茜草炭:取茜草片或段,照炒炭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苦,寒。
【歸經】歸肝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祛瘀,通經。用於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痺痛,跌扑腫痛。
【用法用量】6~9g。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