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Rou Dou Kou
【英文名】SEMEN MYRISTICAE
【別名】肉果、玉果、頂頭肉
【來源】本品為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的乾燥種仁。
【性狀】本品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3cm,直徑1.5~2.5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有時外被白粉(石灰粉末)。全體有淺色縱行溝紋及不規則網狀溝紋。種臍位於寬端,呈淺色圓形突起,合點呈暗凹陷。種脊呈縱溝狀,連接兩端。質堅,斷面顯棕黃色相雜的大理石花紋,寬端可見乾燥皺縮的胚,富油性。氣香濃烈,味辛。
【鑒別】
(1)本品橫切面:可見外層外胚乳組織,由10餘列扁平皺縮細胞組成,內含棕色物,偶見小方晶,錯入組織有小維管束,暗棕色的外胚乳深入於淺黃色的內胚乳中,形成大理石花紋,內含多數油細胞。內胚乳細胞壁薄,類圓形,充滿澱粉粒、脂肪油及糊粉粒,內有疏散的淺黃色細胞。澱粉多為單粒,直徑10~20μm,少數為2 ~6 分粒組成的復粒,直徑25~30μm,臍點明顯。以碘液染色,甘油裝置立即觀察,可見在眾多藍黑色澱粉粒中雜有較大的糊粉粒。以水合氯醛裝置觀察,可見脂肪油常呈塊片狀、鱗片狀,加熱即成油滴狀。
(2)取本品[含量測定]項下的揮發油,加氯仿製成每1ml含0.2ml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肉豆蔻對照藥材20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苯(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茴香醛試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取本品粗粉約20g,精密稱定,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6.0%(ml/g)。
【炮製】
肉豆蔻: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煨肉豆蔻: 取淨肉豆蔻用麵粉加適量水拌勻,逐個包裹或用清水將肉豆蔻表面濕潤後,如水泛丸法裹麵粉3~4層,倒入己炒熱的滑石粉或沙中,拌炒至面皮呈焦黃色時,取出,過篩,剝去面皮,放涼。每100kg肉豆蔻,用滑石粉50kg。
【性味】辛,溫。
【歸經】歸脾、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備註】(1)《全國中草藥彙編》---肉豆蔻花(玉果花)系取自肉豆蔻種子的假種皮乾燥而得,功效與肉豆蔻類同。
【摘錄】《中國藥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