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ān Lenɡ Mǎ Yǐ
【別名】三稜草、大三方草、仙鶴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鏡子苔草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ex phacota Spreng.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鏡子苔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短,叢生。稈銳三稜形,基部有褐色長葉鞘。葉長線形,與稈近等長,寬2-5mm。苞片葉狀,長於花序;小穗3-5;雄蕊頂生,線形,長4-6cm。直立或彎曲;下面為側生的雌穗,先端常有少數雌花,為狹長圓柱形,長3-7.5cm,直徑3-4mm,穗梗纖細;雌花鱗片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2mm,先端突出或有尖刺,有3條脈。果囊卵形或橢圓形,長2-2.5mm,密佈銹色細點,先端急尖,或成短喙,喙口微凹。小堅果扁圓形,兩面突起,長約1.5mm,花柱長,柱頭人,早脫落。花期4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水邊、路旁、山坡和潮濕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東、華南、西南及台灣等地。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主治小兒痧疹不出。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者30-6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