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Shuǐ Bǎi Zhī
【別名】砂柳(《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檉柳科植物水柏枝的嫩枝。春、夏采收。剪取嫩枝曬乾。
【原形態】落葉灌木,高1~2米。莖直立,具多數分枝,光滑。葉互生,鱗片狀、長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9毫米,寬0.5~1.5毫米,先端鈍或急尖,有腺點,藍綠色。總狀花序頂生;苞片卵狀披針形,漸尖,基部具寬膜質邊緣;萼片5,披針形,長約4毫米,頂鈍,具干膜質邊緣;花瓣5,粉紅、白或紫紅色,矩圓狀橢圓形,長於花萼;雄蕊10枚,5長5短,相間排列,花絲聯合,為長花絲之半;子房卵形,具粗壯花柱,柱頭頭狀。果實3瓣裂。種子具有柄的白色簇毛。
【生境分佈】生於水邊、河灘。分佈青海、甘肅、陝西、四川、西藏、山西、雲南等地。
【性味】
1《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平,味甘鹹。
2《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辛甘,溫。
【功能主治】
治麻疹不透,風濕痺痛,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洗。
【附方】
1治麻疹早期,發熱咳嗽,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水柏枝一至三錢。水煎服。(《西藏常用中草藥》)
2治麻疹透發不出:一水柏枝五錢,芫荽一兩。煎湯外洗。二水柏枝二錢,牛蒡子一錢,薄荷八分,升麻八分。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癬:水柏枝適量煎水洗。(《西藏常用中草藥》)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