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芥

【出處】

出自《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拼音名】Shā Jie

【英文名】Herb of Cornuted Pugionium

【別名】沙蘿蔔、沙白菜、沙芥菜、山蘿沙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沙芥、斧翅少芥的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Bunias cornuta L.]2.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陰乾。或放入開水內微燙後,曬乾。

【原形態】

l.沙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0.5-2m。根肉質,圓柱形,粗壯。莖直立,多分枝,光滑無毛,微具縱稜。葉肉質,基生葉蓮座狀,具長柄;葉片羽狀全裂,長10-25。,寬3-4.5cm,有裂片3-6對;莖生葉羽狀全裂,但較小,裂片少,常呈條狀披外形,莖上部葉條狀披針形或披針狀線形,長2-3cm,寬2-3mm。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多數,在莖的上端組成圓錐狀;萼片4,外側2枚呈倒披針形,內側2枚則呈長橢圓形。花瓣4,黃色,條形或披針狀條形,長約15mm,先端漸尖;雄蕊6,一個長雄蕊與鄰近的一個短雄蕊合生達頂端,其他雄蕊離生;雌蕊1,無花往,柱頭具長乳頭狀突起。短角果,革質,橫卵形,長約1.5cm,采瓣表面具突起網紋,兩側各具1枚披針形翅,對稱,長4-5cm,寬3-5mm,上舉起成鈍角,有4個或更多的角狀刺。花期6-7月,果期8-9月。

2.斧翅沙芥 一年牛草本,高60-100cm。全株無毛。莖直立,多數纏結成球形,直徑50-100cm。莖下部葉二回羽狀全裂至深裂,長7-12cm,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15cm,先端急尖;莖中部葉一回羽狀全裂,長5-12cm,裂片5-7窄線形,長l-4cm,寬l-3mm,邊緣稍內卷,下部葉及中部葉在花期枯萎;莖上部葉絲狀線形,長3-5cm,寬約1mm,全緣,稍內卷,無柄。總狀花序頂生,有時成圓錐花序;萼片4,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5-6mm;花瓣淺紫色,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2-15mm,上部內彎,雄蕊6;雌蕊1,與沙芥相同。短角果近扁橢圓形,連翅長3-5cm,寬4-8mm,兩側的翅長l-2cm,寬6-10mm,兩側翅大小不等,先端會數個不整齊圓齒或尖齒,心室兩面有齒狀突起,並有數個長短不等的刺。花、果期6-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系沙漠植物,生於草原地區的沙地或半固定與流動的沙丘上。

2.生長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

資源分佈:1.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2.分佈於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1)沙芥菜 全草纏繞成團。根呈長圓柱形,黃棕色。莖多分枝,表面黃綠色,微具縱稜。基生葉較大,具長柄,完整的葉片長10-25cm,寬3-4cm,羽狀全裂,先端裂片較大,全緣或1-2齒,側裂片長圓形,具2-3齒;莖生葉較小,羽狀全裂,莖上部葉呈條狀披針形。總狀花序。短角果橫腎形,兩側具2枚細劍狀翅,上翹起成鈍角狀;果皮革質,不易開裂,表面具網紋和6-8尖刺,種子長圓形,長約1mm,黃棕色,富油性。具辛辣味。

(2)斧翅沙芥 根圓柱形。莖細長多分枝,常纏繞成團。葉多捲縮破碎,完整的基生葉與莖下部葉為二回羽狀深裂至全裂,莖中部葉為一回現狀全裂,易脫落,莖上部葉線形,全緣,葉片質稍厚。短角果橢圓形而扁,兩側具扁而寬的不等長的膜質翅,翅長l-2cm,寬6-10mm,可見平行脈紋,翅先端具不整齊齒,果皮表面具齒狀突起和數枚長短不等的細刺。種子1粒,扁卵形,直徑約1cm,富油性。具辛辣味。

【性味】辛;溫

【歸經】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消食;解毒。主治胸脅脹滿;消化不良;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g,鮮品60g;研末,3-5g。

【各家論述】《內蒙古中草藥》:行氣,止痛,消食,解毒,治消化不良,胸脅脹滿,食物中毒。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