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泡子

【出處】出自《分類草藥性》

【拼音名】Tiān Pao Zǐ

【英文名】Herb or fruit of Little Groundcherry

【別名】沙燈籠、燈籠草、水燈籠、打卜草、打額泡、燈籠泡、天泡草、王母珠、黃燈籠、天泡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小酸漿的全草或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salis minima L.[P.paruiflora R.Br.]

采收和儲藏:6-7月,採集果實或帶果全草,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50-70cm。根細瘦。莖微臥或傾斜,多分枝,具短柔毛或近光滑。單葉生;葉柄細羽,長1-1.5cm;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3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部斜楔形,全緣而波狀或有少數粗齒。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約5mm,被短柔毛;花萼鍾狀,綠色,外被短柔毛,5裂,裂片三角形,結果時萼增大如燈籠狀包圍在果實外面,具突出5稜;花冠鍾形,黃色,5淺裂;雄蕊5,著生於花冠管基部,花藥黃白色,長約1mm;雌蕊1,子房圓形,2室,胚珠多數。漿果球形,黃色,直徑約6mm。種子多數,扁圓形,綠白色。花期6月,果期7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田野、土坎及坡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及去雲南。

【性狀】以全草幼嫩、色黃白,帶果宿萼多者為佳。

【化學成份】

全草含酸漿苦味素(physalin)A、B、C[1]D、[2]、X[3],二氫酸漿苦味素B(dihydrophysalin B),5β,6β-環氧酸漿苦味素B(5β,6β-epoxyphysalin B)即酸漿苦味素F[1],6,7-二氫-6-羥基去氫酸漿苦味素B(6,7-dihydro-6-hydroxydehydrophysaline B)[1,4],魏察小酸漿素(withaminimin)[5],酸漿雙古豆鹼(phy-grine)[6]。果期全草還含黃酮類成分:5-甲氧基-6,7-亞甲二氫基黃酮(5-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e),5,6,7-三甲氧基黃酮(5,6,7-trimethoxyflavone)[7]。

葉中含5β,6β-環氧酸漿苦味素B,魏察酸漿苦素(with a-physalin)A、B[8]、C[9],槲皮素-3-O-半乳糖甙(quercetin-3-O-glalac-toside)[10],酸漿苦味素A、B、C,二羥基酸漿苦味素B(dihydroxy-physalin B)[11]。

種子含油40.0%,蛋白質17.9%。種子油中棕櫚酸(palmitic aicd)占10.5%,硬脂酸(stearic acid)占8.6%,油酸(oleic acid)占17.3%,亞油酸(linoleic acid)占61.4%,還含少量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等[12]。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天泡子水提物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腫脹有劑量依賴性抑製作用,最大劑量的作用可與保泰松相比[1]。

2.抗癌作用 漿果的生物總鹼在體外對小鼠S180肉瘤細胞DNA合成有顯著抑製作用,對自射正常髓造血細胞亦有抑製作用[2]。

3.致流產作用 從天泡子分離出的酸漿苦味素X100mg/kg注射,可使動物流產率高於75%。該化合物大鼠口服的LD50為2g/kg,腹腔注射的LD50為1g/kg[3]。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被動痰止咳;軟堅散結。主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瘡;濕疹;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四川中藥志》:無濕熱瘀滯者忌用。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解毒殺蟲,葉治天泡瘡。

2.《天寶本草》:治小兒膨脹,疳疾。

3.《四川中藥志》:利尿,消痃癖,去骨蒸勞熱。治黃疸,小便不利,久咳喘急。外塗小兒泡瘡及皮膚濕熱瘡。單用果效力更佳。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急性支氣管炎;濕瘡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