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日華子本草》:有食之者,須以冬瓜及苦荬、生薑、紫蘇以制其毒。
【拼音名】Tǔ Fēnɡ Zǐ
【英文名】clay bee
【來源】
藥材基源:為土蜂動物赤紋土蜂和胡蜂科動物環黃胡蜂的未成熟幼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colia vittifrons Sau.2.Vespula koreensis orbata Buysson
采收和儲藏:繁殖季節,掘出蜂巢,取幼蟲,曬乾。
【原形態】
1.赤紋土蜂,體長15-24mm,體黑色。頭棕色,單眼3個,複眼腎形,唇基黑色,大顎發達,黑色,有3個黑色的齒,觸角深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後小盾片三角形,足部股節黑色,脛節鐵銹色,翅褐色,腹部第1-6節後緣紅棕色,腹部具兩個黃色斑點。
2.環黃胡蜂,體較大,長約17mm。頭略呈卵圓形,複眼2個,單眼呈倒三角形,排列於兩複眼頂部之間,觸角1對。前胸背板黑色,但沿中胸背板處為黃色,光滑。中胸背板黑色。翅基片棕色,翅呈棕色。腹部3-6節背板全呈棕色,3-5節兩側隱有暗斑。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在土中築多層巢。
2.單棲性,築巢於地穴中。
資源分佈:1.分佈於東北及河北、山西、甘肅、山東、江西、河南、廣東等地。
2.分佈於四川等地。
【性味】味甘;性涼;有毒
【歸經】脾;肺經
【功能主治】祛風;止驚;解毒消腫。主治小兒驚風;風疹瘙癢;咽喉腫痛;癰腫;丹毒;產婦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5-3g;或入丸劑。
【注意】1.《本草經集經》:畏黃芩、芍葯、牡蠣。2.《日華子》:有食之者,須以冬瓜及苦荬、生薑、紫蘇以制其毒。
【各家論述】1.《本經》:主癰腫。2.《別錄》:主嗌痛。3.《本草拾遺》:主丹毒,風疹,腹內留熱,大小便澀,去浮血,婦人帶下,下乳汁。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