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世

他提出了「雜病因郁,治以安中」、「肝膽鬱熱,脾胃虛寒」病機理論等學術觀點,為內科疑難雜症開闢新思路、新方法。他是徐氏內科第三代傳人,將家傳經驗、家藏古籍,無私奉獻給後人;籌設「忠恕」獎學金,激勵後學。

徐經世,男,1933年1月生,安徽巢湖人,中共黨員,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1952年起跟隨祖父學醫、行醫,為徐氏內科第三代傳人。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肝膽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中醫藥學會中醫肝膽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第二、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指導老師、第一批全國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被安徽省衛生廳評為「安徽省國醫名師」。

學術底蘊深厚

出生於中醫世家,受家學熏陶,自幼熟讀《藥性賦》、《湯頭歌訣》、《醫學三字經》等醫學啟蒙,後師從祖父徐恕甫先生學習《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經典,系統研究歷代方技之術。於《醫學心悟》、《醫宗金鑒》等新安醫著用功尤勤,60餘年未曾有輟,發新安醫學八百年之積蘊,淵源有自,心悟獨到。

理論建樹獨特

提出了「雜病因郁,治以安中」、「肝膽鬱熱,脾胃虛寒」病機理論和「尪痺非風」等學術觀點;總結出「疏肝理氣,條達木郁;補益腎水,清平相火;理脾和胃,和煦肝木;活血化瘀,燮理陰陽」的三十二字調肝法、「護脾而不礙脾,補脾而不滯脾,洩脾而不耗脾」和「補不峻補,溫燥適度;益脾重理氣,養胃用甘平」的調理脾胃「三原則、四要素」,為內科疑難雜症的臨床診療開闢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其用藥尚平和,注重雙向調節,善用反佐和藥對;研製「扶正安中湯」、「消化復寧湯」、「迪喘舒丸」等多個特效專方。

臨床成就豐碩

在糖尿病、傳染病、消化系統疾病、風濕病、婦兒科病、腫瘤等多種疾病的診治上富有成效,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糖尿病、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醫傳染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傳染病」學術帶頭人。主持和指導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科技成果2項。出版《徐經世內科臨證精華》、《杏林拾穗-徐經世臨床經驗集粹》兩部臨床專著。臨床用藥精簡,療效顯著,患者遍及國內外。今已年過八旬,仍堅持每週四天門診及病房疑難病症的會診,對待每一位病人、每一次處方遣藥都一絲不苟、反覆思慮,從不草率。

傳承貢獻突出

在學術傳承上,將祖父徐恕甫遺著及自己經驗所得,毫無保留地整理成冊,公諸世人;將家藏孤版古籍醫書無償捐獻給國家;籌設「忠恕」獎學金,激勵後學。言傳身教,孜孜不倦,培養出眾多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留學生、師承高徒等不同層次中醫人才。2006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

建言獻策積極

高度關注中醫藥事業發展,多次積極建言獻策,很多觀點被省市政府所採納,成為制定中醫藥政策和醫療改革的指導性意見,為安徽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社會聲譽良好

長年承擔安徽省委保健委會診專家工作。2012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中醫藥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個人」、被安徽省衛生廳授予「全省衛生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個人」等稱號。《安徽日報》、《健康報》、《中國中醫藥報》及安徽電視台等多家媒體都曾對其醫德醫術做專訪。

徐經世從事臨床工作60餘年,潛心學術,不慕名利,德藝雙馨,不事張揚,始終遵循著「醫德為本,病人至上」的業醫準則,在中醫理論、臨床、科研及學術傳承上建樹頗多,為安徽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為學者楷模,醫者典範。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