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Xiǎo Honɡ Ren
【別名】土三七、大碎米草(《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蓼科植物粗毛火炭母的塊根。全年可采。切片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塊狀,外表紅色,內黃色。莖多節,紅色。葉具短柄,葉柄基部各有一舌狀裂片抱莖;葉片卵形戌矩圓狀卵形,長3~6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密被粗毛;幼葉沿主脈有黑褐色斑塊;托葉鞘膜質。花序頭狀,由數個頭狀花序排成傘房花序;花白色。瘦果。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略旁。分佈雲南、貴州等地。
【性味】《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雲南思茅中草藥選》:通經活血,止血,解毒。治腸炎,痢疾,月經不調,血崩,產後流血過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