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
【拼音名】Xuě Ren Shēn
【別名】鐵刷子(《貴州民間方藥集》),血人參(《貴州植藥調查》),山紅花、紅苦刺(《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茸毛木藍的根。
【原形態】灌木,高可達3米,全體有黃色長柔毛,羽狀復葉長10~20厘米;小葉41~51枚,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5毫米,密生細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通常較葉長;花紫紅色;萼小,斜形,萼齒5;花冠長8毫米;雄蕊10,兩體;子房無柄,花柱短,內彎。莢果圓柱形,長3~4厘米,密生柔毛,有種子5顆。
【生境分佈】野生於山地。分佈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
甘苦,溫。
1《貴州民間藥物》:甘微苦,平。
2《雲南中草藥》:澀微苦,溫。
【功能主治】
補虛,活血,固脫。治崩漏,久痢,跌打,風濕,潰瘍久不收口
1《貴州民間方藥集》:補虛弱開力,腎虧,陰虛。
2《負州民間藥物》:滋陰、補腎,調經,活血。
3《雲南中草藥》:活血止痛,舒筋活絡。治崩漏,跌打,風濕,肝硬化,疳積,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燉肉。
【附方】
1治漏底傷寒,下痢日久體虛:血人參二兩。蒸雞或燉肉吃。
2治外傷潰瘍日久,氣血兩虛:血人參二兩。燉肉吃。
3治大腸下血:血人參、羊奶奶根各二兩,小血籐一兩,棗兒紅五錢。燉豬大腸吃。(選方出《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