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 Tonɡ Chui
【別名】黃花草、小麻藥、遍地紅(《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美形金鈕扣的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莖圓柱形,微紫色,無毛,匍匐上升,節上生鬚根。單葉對生,寬披針形,長3~7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邊緣具淺祖鋸齒或波狀淺齒,側面2~4對。花黃色,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苞片2列;花梗長5~9厘米;舌狀花1列,雌性,盤花兩性,管狀。瘦果。花期夏季。
【生境分佈】生於肥沃潮濕溝邊;路旁、荒地。分佈雲南。
【性味】《雲南中草藥》:苦辛,溫,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治跌打,骨折,風濕關節痛,閉經,胃痛,外傷出血。
1《雲南中草藥》:止痛,活血祛瘀。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閉經,胃寒痛。
2《雲南中草藥選》:消炎消腫,止血止痛。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泡酒服。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注意】《雲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附方】
1治風濕苯節痛,腰痛,跌打損傷:小麻藥一至二兩,泡酒一斤,二至三日後可用。每次服10毫升,一日三次。(《雲南中草藥選》)
2治骨折:小銅錘三錢,泡酒一斤(浸二至三天)。每次服10毫升。(《雲南中草藥》)
3治胃寒痛:小銅錘葉二至三片,研末,開水送服;或嚼服鮮葉。(《雲南中草藥》)
4治外傷出血:小麻藥適量,研成粉末,撒患處。(《雲南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