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Xiǎo Yanɡ Tao
【別名】羊奶奶
【來源】為獼猴桃科植物紫果獼猴桃的根或果實。秋季采收。
【原形態】落葉纏繞灌木,高3米左右;外皮粗糙。葉互生,有柄,在短枝上半部的葉較密聚,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8厘米,寬2.5~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形,邊緣具緊貼的尖鋸齒,下面脈腋間有星狀毛叢。花雜性,白色,成腋生聚傘花序,或單生;萼片卵圓形。漿果卵圓形至矩圓形,逕2~2.5厘米,有喙,紫色。
【生境分佈】生於巖山石縫中。分佈貴州、四川、雲南、湖北、江西等地。
【性味】酸澀,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補虛益損。
【附方】
1治吐血:小羊桃根或果實一兩。搗絨,加酒少許,沖水,澄清後去渣取水服。
2治月經病:小羊桃根一兩,加高梁稈燉肉吃。
3治慢性肝炎:小羊桃根、酸湯稈根各五錢。煨水服。
4治風濕關節痛:小羊桃根一兩,煨水服;另用二兩煨水熏洗患處。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