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治方]
庚生:火燒傷方頗多,舊有極驗方,附於下:用生大黃15克,當歸120克,荊芥9克(炒),生甘草15克,黃芩9克,防風9克,綿黃芪90克,茯苓90克,用水3碗,煎至1碗,溫服。不可改動份量。此方實有起死回生之功。
--《串雅內編》卷四
陳復正:治療火傷久經效驗者。凡湯火傷爛,皮已脫去,惟有鮮肉,或臭爛不堪,諸藥不治者。用豬毛一籃,以破鍋炭火鍛紅,入豬毛在內燃之,少時豬毛消化而成黑液,取起冷定,略加大黃數克,共研細末,再加冰片0.3克研勻,香油菜油蠟燭油俱可調搽,至神至靈之方也。
--《幼幼集成》卷四
繆仲淳:豬毛鍛存性,研細末,加輕粉、白硼砂少許,麻油調和敷之,立效,無斑痕。
--《廣筆記》卷三
朱仁康:燙傷膏,治水火燙傷(燒傷)。
生大黃末30克 地榆末60克 麻油500毫升 黃蠟60克
麻油入鍋加溫,加入黃蠟溶化,離火,加入藥末,調和成膏,直接塗布瘡面。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趙炳南:清涼膏,治燙燒傷、凍傷等,清潔瘡面。
當歸30克 紫草6克 大黃面4.5克 香油500克 黃蠟120克
以香油浸泡當歸、紫草3日後,用微火熬至焦黃,離火將油濾淨去渣,再入黃蠟加火熔勻,待冷後加大黃面(每500克油膏加大黃4.5克),攪勻成膏。外敷患處。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趙炳南:白芨膏,治燒、燙傷。
白芨面30克 鍛石膏面30克 凡士林240克
上藥調勻成膏,外敷患處。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萬潛齋:治湯火傷方,先用真桐油(真麻油亦可)敷之,敷後上加食鹽少許,再用生大黃研末撒上,立刻清涼止痛,愈後亦無疤痕,至神至驗。
--《壽世新編》
楊志一:雞蛋白治湯火傷。取雞蛋白若干,麻油適量,和勻,調塗燒傷處。
--《著名中醫學家的學術經驗》
青蒲君:治湯火傷。
公雞血淋傷處,黃柏、大黃各9克,厚樸12克,白芷6克,絲瓜皮共為末,蜜調搽。
--《壽世編》卷下
趙學敏:湯火傷。秋葵花瓣不拘多少,真菜油調和如厚糊,裝入瓶內收貯。次年花瓣腐爛,即可敷用,愈陳愈妙。按此方用麻油浸尤妙。如無此藥,用地榆末麻油調搽亦妙。
火傷毀肢體者,以雞蛋煮熟去白用黃,入豬油去膜,比雞蛋黃稍多,同搗爛敷之神效。此臨海良醫許秀山所傳秘方也。
庚生按:此方屢經試驗,極效。
--《串雅內編》卷四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