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 Hēi Yao
【別名】銅腳威靈仙、葉三七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川滇變豆菜的根。夏、秋採挖。
【原形態】
川滇變豆菜,又名:昆明變豆菜。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無毛。根敷條,細長,稍彎曲,黑褐色。莖直立,圓柱形,有縱稜,稍有分枝。基生葉心臟三角形,掌狀3深裂,裂片卵形或橢圓形,長2.5~5厘米,寬1.5~3厘米,有時3淺裂,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鋸齒,中間裂片菱狀橢圓形,側裂片平展,斜卵形;葉柄長6~16厘米。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數個,條形;小總苞片約10個,條形;花梗多數;花小,白色。雙懸果倒卵形,長2毫米,具先端彎曲的皮刺。
本植物的全草(草本三角楓)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溪邊、陰濕的地方。分佈雲南、四川等地。
【性味】甘微苦,溫。
【功能主治】補肺益腎。治肺結核,腎虛腰痛,頭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注意】實熱證及感冒忌用。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