礜石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拼音名】Yu Shi

【英文名】Arsenopyrite

【別名】礜、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白礜石、鼠鄉、澤乳、太白石、食鹽、蒼礜石、蒼石、鼠毒、白虎、白龍、制石、秋石、固羊、太石、鹽倉石膏、細石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硫化物類礦物毒砂的礦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senopyrite

【原形態】毒砂 晶體結構屬單斜或三斜晶系。晶形多呈柱狀,有時為短柱、板柱、雙錐狀或緻密粒塊、緻密塊狀等集合體。新鮮面呈錫白色至鋼灰色。條痕黑色。金屬光澤,不透明,晶體解理中等或不完全,塊狀集合體見不到解理,斷口不平坦。硬度5.5-6。相對密度5.9-6.3。性脆,緻密塊體用鐵錘猛擊時有火星,可發出蒜臭氣。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毒砂在地表易風化成臭蔥石等土狀風化物,表面為褐黃、黃白、灰白、綠、紅褐、黃褐、黑褐等色,被膜覆蓋處,光澤暗淡,硬度低於小刀甚至低於指甲。呵氣於臭蔥石等土狀風化物上,可聞到帶砷的臭味。火燒之有昇華物,伴發蒜臭氣並熔成磁性小球。

資源分佈:毒砂產出於硫化物礦脈中,或粒狀分散於礦脈及圍蝕變帶中,此時多與白色絹雲母、銅黃色金星狀黃鐵礦共存。除古產地陝西、湖北、河南、四川、甘肅、遼寧、山西等地仍有產出外,山東、江西、廣東、廣西、湖南、吉林、青海、西藏、內蒙古、新疆等地亦有產出。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不規則的緻密塊狀。錫白色,常帶淺黃錆色斑;條痕灰黑色。不透明;金屬光澤。體重,質硬而脆,可砸碎,斷面不平坦,具強金屬光澤。以錘擊之,發砷之蒜臭氣,有毒,不可口嘗。本品不溶於鹽酸,而能溶於硝酸,並析出硫。以塊大、錫白色、具強金屬光澤者為佳。

顯微鑒別 反射偏光鏡下:反射色為白色,微帶黃色。反射率57%,無內反射,雙反射清楚,淺黃褐-淺藍灰。

【化學成份】主要為砷硫化鐵(FeAsS),其中含砷46.0%,硫19.7%,鐵34.3%。雜質較少,含少量的鈷、銻及銅等。

【藥理作用】藥品含砷46.0%,砷有原漿毒作用,且能麻痺毛細血管,抑制含疏基酶的活性,並能使肝臟脂變,肝小葉中心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毛細血管擴張。

【鑒別】(1)取本品粉末少許,置試管中灼燒,可還原出金屬灰黑色、光亮如鏡的砷粒薄膜。(檢查砷)(2)取本品一小塊,置於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中,灼熱至約透後,發生蒜臭味,昇華出黃色硫化砷,管口處可見白色氧化砷薄膜。(檢查砷鹽和硫化物)

【炮製】礜石醋淬鍛須七次。

【性味】辛;甘;熱;有毒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消冷積;祛寒濕;蝕惡肉;殺蟲。主治痼冷腹痛;積聚堅癖;風寒濕痺;寒濕腳氣;贅瘤息肉;瘰疬;頑癬惡瘡。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內服宜慎。忌羊血。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礜石,治久積及久病胸腹冷,直須慎用,蓋其毒不可當。

2.《本草綱目》:礜石,性氣與砒石相近,蓋亦其類也。古方礜石、礬石,常相渾書,蓋二字相似故誤耳。然礬石性寒無毒,礜石性熱有毒,不可不審。陸農師云:礜石之力,十倍鐘乳。按今洛水不冰,下亦有礜石,人謂之溫洛是也。取此石安甕中,水亦不冰,其性如此,豈可服。

3.《本經逢原》:砒石略帶黃暈,礜石全白,稍有分別。其熱毒之性,不減砒石。今藥肆中往往以充砒石,而礜石僅可破積攻痺,不能開痰散結,是以勝金丹、截瘧丹服之不效者,良由誤用礜石之故。

4.《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瘺,蝕瘡死肌,風痺,腹中堅癖邪氣。

5.《吳普本草》:李氏:主溫熱。

6.《名醫別錄》:除熱,明目,下氣,除膈中熱,止消渴,益肝氣,破積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

7.《藥性論》:除胸膈間積氣,去冷濕風痺瘙癢皆積年者。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