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Yanɡ Hǎi Zǐ
【別名】羊哀(《輟耕錄》),百草丹(《綱日拾遺》)。
【來源】為牛科動物山羊胃中的草結。宰羊時發現胃中草結,取出曬乾或晾乾。
【原形態】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生境分佈】產於四川。其他地區亦產。
【性狀】形圓如彈丸,大小不等,常見者直徑為2~3厘米。外表灰黑色,略現細小草筋狀物質,微帶光澤。質輕鬆,體不沉重,無臭。以個大、體輕、色暗、有光澤者為佳。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溫,無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胃經。
【功能主治】
1《綱目》:治翻胃。
2《綱目拾遺》:解百草藥毒,治噎膈翻胃。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分;或入丸、散。
【注意】《四川中藥志》:胃火熾,無氣滯者勿服。
【附方】治翻胃:羊胲子(鍛存性),每一斤入棗肉、平胃散末一半,和勻。每服一錢,空心沸湯調下。(《摘元方》)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