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瘡又稱小腿潰瘍,好發於長期從事站立工作,並伴有下肢青筋暴露的患者,在小腿下1/3處足踝上端內外側皮膚和肌肉之間,先癢後痛,焮紅漫腫,繼而破爛潰瘍不斂或斂後又因碰而復發。本病可就地取材,選用以下驗方治之:
1.黃鱔適量,去骨,剁成肉泥,敷於患處,3小時更換一次。
2.白糖適量,將瘡面清洗後撒上一層白糖,外用紗布包紮,兩天換藥一次。
3.蜂蜜250克,澱粉適量,二者混勻,調成膏狀,外塗患處,每日一次。
4.桑蠶繭一個,白礬少許,將白礬裝入蠶繭內,燒炭,研末,香油調塗患處。
5.無花果數個,搗爛,敷於患處;或將其焙燥研末,撒布瘡面,外包紮。
6.生棉籽適量,研粉,香油調塗患處,每日一次。
7.蒼耳子100克,生豬板油適量,將蒼耳子焙黃研末,與豬板油放於案板上砸成糊狀。用時先將瘡面用石灰水洗淨、擦乾,再將藥膏攤貼於瘡面,外用紗布包紮。
8.白蘿蔔一個,切碎,砂鍋煮熟,搗成膏狀,外敷患處,以紙包紮,每日一次。
9.大棗(去核)3個,胡椒7個,蔥根10個,共搗如膏狀,攤於布上,貼敷患處,每隔3天換藥一次。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