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Zhi e Huanɡ Qin
【別名】半枝蓮、滇紫花地丁(《雲南中草藥》),屏風草、小黃芩(《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直萼黃芩的全草。春、夏采收,洗淨,曬乾。
【原形態】宿根草本,高15~23厘米。支根分枝較細。莖直立,四稜形,被向上緊貼的短柔毛。葉對生;下部葉卵狀披針形,上部葉條形,長約1~2.3厘米,寬0.4厘米,全緣而稍向內卷,兩面均被稀柔毛,下面密生凹腺點。花成對腋生,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藍紫色,唇形,長1.2~1.7厘米,筒近基部向前膝曲,下唇中裂片卵圓形;雄蕊4,2強。堅果,極小。
【生境分佈】生於荒坡草地或水溝邊。分佈雲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辛,涼。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治癰疽腫毒,疥癬,走馬牙疳。
【附方】
1治癰疽腫毒,疥癩癬瘡:半枝蓮一至三錢。水煎服。
2治小兒走馬牙疳:半枝蓮放新瓦上焙乾,研末撒佈於潰爛處。(性味以下出《雲南中草藥》)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