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湯丸--《中國藥典》
【處方】土木香膏30g, 土木香20g, 懸鉤子莖(去皮、心)90g ,木籐蓼(去皮)50g ,野姜20g, 訶子(去核)36g, 余甘子40g, 毛訶子(去核)20g, 塊根糙蘇60g。
【來源】系藏族驗方。
【性狀】為灰黃色的大丸,表面粗糙,纖維碎末明顯;氣香,味苦、辛、微鹹。
【炮製】上九味,除土木香膏外,其餘土木香等八味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勻,用土木香膏與水制丸,乾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表,止咳止痛。用於感冒初起,咳嗽頭痛,關節酸痛;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約400ml浸泡1~2小時後,煎至約300ml,趁熱服湯;一次1~2丸,一日3次。
【注意】腎病患者慎用。
【規格】每丸重4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催湯丸--《中國藥典》一部
【處方】土木香膏30g,土木香20g,懸鉤子莖(去皮、心)90g,土籐蓼(去皮)50g,野姜20g,訶子(去核)36g,余甘子40g,毛訶子(去核)20g,塊根糙蘇60g。
【製法】以上9味,除土木香膏外,其餘土木香等8味,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勻。用土木香膏與水制丸,乾燥即得,每丸重4g。
【功能主治】清熱解表,止咳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主治感冒初起,咳嗽頭痛,關節酸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約400毫升浸泡1-2小時後,煎至約300毫升,趁熱服湯,1次1-2丸,1日3次。
【注意】腎病患者慎用。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