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湯--《家庭治病新書》
【處方】白芍1錢5分,厚樸1錢5分,枳殼1錢5分,藿香1錢5分,青皮1錢,砂仁8分,廣木香8分,生甘草6分,乾薑6分,黃連6分。
【功能主治】痢疾,不甚實甚虛,不偏寒偏熱,不問赤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家庭治病新書》
和中湯--《揣摩有得集》
【處方】扁豆1錢半(炒),雲苓1錢,白芍1錢(炒),青皮5分(炒),蔻米5分(炒),谷芽1錢(炒),神曲1錢(炒),滑石3分,白朮1錢(炒),生草5分。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受傷,內有積滯,小便不利,身體發燒,肚腹按硬而兼瀉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揣摩有得集》
和中湯--《準繩·幼科》卷五
【別名】和中散
【處方】人參5分,茯苓5分,甘草5分,白朮8分,半夏8分,陳皮1錢,藿香1錢,砂仁1錢。
【功能主治】小兒痘疹,虛吐不止。
【用法用量】和中散(《瘍醫大全》卷三十三)。
【摘錄】《準繩·幼科》卷五
和中湯--《幼科證治大全》
【處方】青皮、厚樸、枳殼、芍葯、藿香、白朮、蒼朮、砂仁。
【功能主治】小兒傷於飲食濕面之物,患洩痢,稍後重,赤白相交,一身無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幼科證治大全》
和中湯--《治痘全書》卷十三
【處方】理中湯加茯苓、陳皮、半夏、蔻香、砂仁。
【功能主治】痘瘡,飲水而腹痛,虛嘔不止。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三
和中湯--《活幼心法》卷七
【處方】白朮(米泔水浸,炒)8分,白芍(酒炒)6分,當歸身7分,陳皮5分,甘草6分,熟半夏6分,柴胡6分,防風6分,白茯苓7分,干葛8分,牡丹皮5分,桔梗7分。
【功能主治】微表,和中安胃。主治痧痘,大吐大瀉而後見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1片,紅棗2個,水2鐘,煎服。
【摘錄】《活幼心法》卷七
和中湯--《杏苑》卷六
【處方】橘紅1錢5分,半夏1錢,茯苓1錢,神曲1錢,香附1錢,甘草5分,青皮5分,縮砂仁7枚,草豆蔻5分。
【功能主治】因氣感飲食,時作胃腹疼痛;或胃脘當心痛,按之不得,屬實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薑3片,水煎熟,食前溫服。
【摘錄】《杏苑》卷六
和中湯--《片玉痘疹》卷十二
【處方】人參、當歸、枳殼、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痘後患痢,用黃連解毒湯後,膿血盡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片玉痘疹》卷十二
和中湯--《回春》卷四
【處方】當歸身(酒洗)、白芍(酒炒)、白朮(去蘆)、茯苓(去皮)、陳皮、黃連(有紅多者加)、黃芩(炒)、甘草、木香少許。
【製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虛勞,赤白痢疾,或腹痛,裡急後重。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溫服。如久不止,更兼服實腸散。紅痢,加阿膠(炒);白痢,加乾薑(炒黑)。
【摘錄】《回春》卷四
和中湯--《嵩崖尊生》卷九
【處方】白朮2錢,厚樸2錢,陳皮1錢半,半夏1錢半,枳殼5分,炙草4分,砂仁4分,木香2分。
【功能主治】惡食,胸實痞,有積者。
【摘錄】《嵩崖尊生》卷九
和中湯--《胎產心法》卷下
【處方】人參1錢,當歸1錢,茯苓1錢,白朮1錢5分(土炒),扁豆2錢,丁香3分,藿香3分,陳皮3分,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產後7日內,曾服生化湯3-4帖,血塊不痛,嘔不納谷。
【用法用量】加生薑1片,水煎服。嘔吐止,去丁香;受寒,加吳萸1分。
【摘錄】《胎產心法》卷下
和中湯--《雞峰》卷二十五
【處方】白朮4兩,橘皮(黃者),厚樸2兩半,人參、茯苓,甘草1兩半。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調適陰陽,通流榮衛,養脾胃,進飲食。主治脅肋脹滿,嘔逆噁心。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入生薑煎至7分,空心溫服。
【摘錄】《雞峰》卷二十五
和中湯--《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處方】人參1兩半,白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3分,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3分。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虛冷,吐利,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3、4歲兒每服1錢匕,水半盞,同煎至3分,去滓,帶熱服,至夜可3服。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和中湯--《醫統》卷二十四
【處方】人參1錢,白朮1錢,陳皮1錢,半夏1錢,茯苓1錢,甘草5分,黃連1錢半(姜炒),大棗2枚。
【功能主治】虛火嘈雜。
【用法用量】上加粳米1撮,以水1盞半,煎至8分,溫服。
【摘錄】《醫統》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