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溫中湯--《內外傷辨》捲上
【處方】厚樸(姜制)、橘皮(去白)各30克,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各15克,乾薑2.1克。
【製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溫中理氣,燥濕除滿。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一切冷物。
【備註】方中厚樸理氣燥濕,消脹除滿3草豆蔻、乾薑、生薑溫中散寒;木香、陳皮行氣寬中;甘草、茯苓健脾滲濕。諸藥合用,共成溫中理氣,燥濕除滿之功。
【摘錄】《內外傷辨》捲上
厚樸溫中湯--《醫學傳燈》捲上
【處方】厚樸、杏仁、半夏、枳殼、桔梗、炮姜、甘草、藿香、香茹、陳皮。
【功能主治】中暑,脈沉細緩。
【摘錄】《醫學傳燈》捲上
厚樸溫中湯--《明醫指掌》卷五
【處方】厚樸(姜炒)8分,乾薑7分,甘草(炒)6分,木香5分,陳皮8分,茯苓8分。
【製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脾胃虛冷,心腹脹滿疼痛。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大棗2個,水2鐘,煎8分服。
【摘錄】《明醫指掌》卷五
厚樸溫中湯--《內外傷辨》卷中
【處方】厚樸(姜制)1兩,橘皮(去白)1兩,甘草(炙)5錢,草豆蔻仁5錢,茯苓(去皮)5錢,木香5錢,乾薑7分。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主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脾胃著寒停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方類聚》引作「厚樸湯」,無草豆蔻仁、木香。
【各家論述】《成方便讀》:夫寒邪之傷人也,為無形之邪,若無有形之痰、血、食積互結,則亦不過為痞滿、為嘔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樸溫中散滿者為君;凡人之氣,得寒則凝而行遲,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臟以行諸氣;脾惡濕,故用乾薑、陳皮以燥之,茯苓以滲之;脾欲緩,故以甘草緩之;加生薑者,取其溫中散逆除嘔也。以上諸藥,皆入脾胃,不特可以溫中,且能散表,用之貴得其宜耳。
【摘錄】《內外傷辨》卷中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