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艾條--《中國藥典》
【處方】艾葉2400g,桂枝125g,高良姜125g,廣藿香50g,降香175g,香附50g,白芷100g,陳皮50g,丹參50g,生川烏75g。
【性狀】呈圓柱狀,長20~21cm,直徑1.7~1.8cm;氣香,點燃後發出持久的、氣特異的煙,而不熄滅。
【炮製】上十味,艾葉碾成艾絨,其餘桂枝等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先取艾絨20g,均勻平鋪在一張長28cm、寬15cm的白棉紙上,再均勻散佈上述粉末8g,將棉紙兩端折疊約6cm,卷緊成條,粘合封閉,低溫乾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氣血,逐寒濕。用於風寒濕痺,肌肉酸麻,關節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直射灸法,一次適量,紅暈為度,一日1~2次;或遵醫囑。
【規格】每支約重30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