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話浮萍

源出唐·王勃《滕王閣序》:公元676年,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去交趾(今越南境內)探望其作縣令的父親,路過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時,正逢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受都督閻伯嶼之邀,他參與了於九月九日重陽佳節舉行的慶典活動。面對浩瀚的江波,當著眾多的文人雅士,他詩情豪放,文采激揚,一氣呵成了《滕王閣序》一文,受到了眾賓客的一致稱道。文中有「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之句。意思是說,關山重重,攀登實屬不易,誰能理解攀登人的艱辛?一面之交,大家互不瞭解,怎好道出各自的苦衷。語意之中,隱含著作者生不逢時、才華不得示展的沉重心情。也是他命運不濟,此序做成不久,26歲的王勃便在渡海時遇難身亡了。《滕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佳作,它留給後世的是浮想聯翩,留給王勃的是永遠的遺憾。

「萍」,是多年生漂浮植物青萍或紫背浮萍的全草,無落地之根,或聚或散,隨水漂流。但它是潔淨的,雖苦了自己的身,卻美了別人的目。作為中藥,它還獻身於人體的健康,為人們消去疾苦的折磨。這雖是《滕王閣序》題外的話,卻是與人身健康有著直接關聯的永恆主題。它的別名甚多,大體與其生長環境——水和其生長狀態——漂浮有關。前者如水萍、水花、水簾等,後者如浮蓱、薸、浮萍草等。《爾雅》中把它稱為「蘋」,《唐本草》認為,是指浮萍之大者;小者,稱「水萍」。《本草綱目》也有同樣的看法,並認為面青背紫的「紫萍,入藥為良」。現代研究證實,浮萍有強心、解熱、抗菌等作用。此外,對庫蚊幼蟲及蚊蛹有殺滅作用,正與《本草求真》中「燒煙辟蚊亦佳」的說法相吻合。

歷代本草均認為,浮萍為肺經之藥。這與它輕清、漂浮、向上的特性和肺位在上、主氣、主外的功能有類似之處,是中醫學「取類比象」的思維方法在藥物認識上的具體反映。在臨床運用上,浮萍以發汗、祛風、行水、清熱、解毒見長,對時行熱病、風疹、斑疹、瘙癢、水腫、癃閉、疥癬、丹毒、燙傷等有治療效果。說到發汗,李時珍認為,這是緣於「其性輕浮,入肺經,達皮膚」的機理,「所以能發汗揚邪也」。張壽頤認為,它有發汗不傷正的優點,因「其質最輕,氣味皆薄,雖曰發汗,性非溫熱,必無過汗之慮」。《本草衍義補遺》則認為,它「發汗尤甚麻黃」。關於其消水腫之功,除本草著作中多有記述外,宋代首都河南開封市還保存有北宋時期的詩碑為證。詩碑上寫道:「天生靈草無根干,不生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泛梗青青浮水面。神仙一味去深痾,采時須在七月半,選甚癱風與大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鐵鏷頭上也出汗」。詩中把浮萍的植物形態、生長環境、採集季節、主要功能、服用方法、治療效果描述得形象生動,可謂詳盡矣!歷史上,以藥為詩者不少,把藥詩刻在專門的石碑上傳世的不多,僅此即可見浮萍被重視的程度和在臨床上的普及情況是不同尋常的。詩碑中記載的這一用法,至今還在繼續,名為「紫萍一粒丹」,對風濕熱邪引起的皮膚瘙癢、腳氣水腫和中風後遺症的治療有一定效果。《神農本草經》認為,浮萍還有「勝酒,長鬚發」之功。《本草經疏》比較全面地概括出了其上述作用的機制,指出:「水萍,其體輕浮,其性清燥,能祛濕熱之藥也。熱氣鬱於皮膚則作癢,味辛而氣清寒,故能散皮膚之濕熱也。寒能除熱,燥能除濕,故下水氣。酒性濕熱,而萍之質不沉於水,其氣味辛寒,輕清而散,故能勝酒。血熱則鬚髮焦枯而易墮,涼血則營氣清而鬚髮自長矣。《別錄》主消渴者,以濕熱之邪去,則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氣,以沐浴生毛髮者,亦以寒能除熱,涼血之驗也」。

浮萍雖輕,是用途不小的治病良藥,「近人止以為發汗之藥,而不知清熱是其專長,殊覺未盡其用」(張壽頤)。用藥如此,用人當如是,爾莫學浮萍之漂浮,人莫以輕重而論道,天生斯人,必無廢棄之道理。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