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系橄欖科常綠喬木,北方稱其子為「青果」,南國名之「橄欖」。中國是橄欖的故鄉,其產量居世界之首。
相傳有一位老中醫,醫術相當高明。一天,有個叫黃三的人來看病,他說:「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來求醫,吾黃胖、懶惰、貧寒,望能妙手醫治」。老中醫暗忖,此「三病」之根在於懶惰,須先將其由懶惰變得勤勞。便告訴他:「從明天開始,你每日早晨去榮館飲橄欖茶,然後拾起橄欖核,回家種植於房前屋後,常澆水護苗,待其成林結果,再來找我」。
黃三遵囑照辦,細心護林。幾年過去了,橄欖由苗而樹,由樹而林,由林而果,黃三終於變得勤快起來了,人也長得壯壯實實。可是他仍然很窮。便去找老中醫。老中醫笑曰:「你已沒了黃胖、懶惰之症了,你且回去,從明天開始,我叫你不再貧窮」。
次日,果然有不少人前來向黃三買橄欖,從此,陸續不斷,黃三也就不再貧窮了。原來,老中醫開處方時需要橄欖作藥引,而這一帶沒有出產,便想出這個給黃三種治病的辦法。人們都歎服老中醫的高明。橄欖,又名青欖、青果、青子,為橄欖科植物藝欖的果實,主產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四川等地。青果成熟於冬季,為冬春季節稀有應市果品。果實為硬殼肉果,呈紡錘形,不論成熟與否,都呈青色,初食略有酸澀苦感,久嚼後味轉清甜,滿口生津,餘味無窮。經蜜漬後香甜無比,風味宜人,是茶餘飯後的食用佳品。除供鮮食外,它還可加工成五香橄欖、丁香橄欖、甘草橄欖等。
中醫認為,橄欖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經,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化刺除鯁之功,適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痰血、魚骨鯁喉等。《日華子本草》言其「開胃、下氣、止瀉。」《本草綱目》言其「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蟹毒」。《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喉火上炎,大頭瘟症,能解濕熱、春溫,生津止渴,利痰,解魚毒、酒、積滯」。橄欖營養豐富,果肉內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尤適用於婦女、兒童食用。冬春季節,每日嚼食2~3枚鮮橄欖,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間有「冬春橄欖賽人參」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