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也叫「蟬」,在我國大部分省區均有廣泛分佈,中原一帶尤其盛產,可食用亦可藥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綠色食品。眾所周知,蟬作為中藥,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蟬蛻(幼蟬的殼)味鹹、甘,性寒,無毒,入肺、肝經,是重要的辛涼解表中藥,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音啞、咽喉腫痛、風疹瘙癢、目赤目翳、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據《中國藥材學》記載,蟬蛻還有益精壯陽、止渴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不僅蟬蛻是一味常用中藥,古代成蟲蟬體也常入藥。李時珍說:「今人只知用蛻,而不知用蟬也。」《神農本草經》云:「蚱蟬味鹹寒,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病、寒熱。」《本草綱目》也有「秋蟬一個,地膚子炒八分,麝香少許,為末,酒服二錢,可治破傷風病」的記載。此外,使用蟬的驗方也很多,如蚱蟬30克,生赫石30克,硃砂6克,共研細末,日服3次,每次1克。治驚惕不安、心神不寧;又方:蚱蟬30個(洗淨焙乾)、白朮10克,炒萊菔子10克。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可療小兒疳疾、形體羸瘦、神倦納呆。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蟬體內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蟬及蟬蛻還含有大量的幾丁質,幾丁質有強肝、降壓、鎮痛、止血、除菌、改善糖尿病症狀,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甚至可以用做人工皮膚、人工韌帶等的原材料;同時蟬蛻中富含甲殼素、腺甘三磷酸酶等,這些有益成分對促進生長發育、補充機體代謝的消耗、體虛患者康復等,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