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別名臭葫蘆、萬丈龍等,野生於林緣、田野、道旁陰濕的地方,多年生纏繞籐本,以果與根入藥。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果實由綠轉黃時,用手提之發出吱吱響聲時連果柄摘下,曬乾備用,以果實成熟、色黃綠、體完整、種子充實者為佳。
無花果:又名明目果、文仙果等,為食藥兼優的抗癌食物,以果實(實為花托)及根、葉供藥用。在7-11月果實陸續成熟,當果皮由綠色變為黃綠色,果實不再膨大,尚未熟透時分期分批採摘。供藥用者,將果實放入沸水中略燙一下,撈出曬乾或炕干即成。以身干、青黑色或暗棕色、質堅硬、橫切面黃白色、無霉蛀者為佳。
補骨脂:又名破故紙、胡韭子等,以豆科補骨脂屬植物補骨脂的果實作藥用。補骨脂花期較長,7-10月果實陸續成熟。當小穗上的種子有80%變成黑色時,即可采收。一般每隔7-10天采收1次,最後連莖稈割回。遇有大風雨天氣,應提前收穫,否則果實容易被風吹落,難以收集。收穫後,應及時將果實攤開曬乾、脫粒、除去雜質,用清水淘洗乾淨後,加5%鹽水拌炒至乾燥發出香氣時,取出篩去灰屑即成商品。以身干、粒大飽滿、色黑、具香氣者為佳。
羅漢果:羅漢果含有大量葡萄糖及三萜甙新甜味素,這種稀有甜味物質正是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成分。羅漢果花果期長達4個月,果實成熟期不一致,一般於授粉後60-70天即可成熟。當果毛變硬,果皮變為老青色,果柄枯黃時采收;過嫩,質量差,多為響果和苦果。采收時,用剪刀將花柱與果柄剪平,收回後攤放於通風陰涼處或地板上,讓其發汗10-15天,待果皮呈黃色時,即可進行加工。首先將果實按大、中、小分級,分別裝入烘果箱內,再在地上挖一個炕灶,每灶可烘4-5箱,頂上蓋麻袋。第一輪溫度控制在40℃-50℃,烘24小時;第二輪溫度升至65℃-70℃,烘2-3天;第三輪溫度降至55℃-60℃,烘2天。烘時要每天按時換箱翻果,使其受熱均勻,乾燥一致,當果色轉黃,用食指輕輕彈擊果皮有響聲時即可。以身干、形圓、個大、堅實、搖之不響、色黃褐者為佳。
金櫻子:也叫糖罐子,野生於山坡、路旁和田野中,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或攀援性灌木,以果實作藥用,秋季當果皮變為黃紅色時采收。採摘後薄攤於曬場曬至半干時,用木板搓揉,或放入竹簍內撞去毛刺,再經曬乾或炕干即成商品。以個大、無雜質和霉變、色紅黃者為佳。
木瓜:也叫宣木瓜,屬落葉灌木,以果入藥。10-11月,當瓜果外皮呈青黃色、稍帶紫色、已有幾成熟時即可採摘。過早則水分大、果肉薄而質地堅,味淡;過遲則果肉鬆泡,品質差。果實采後,可趁鮮將其縱剖兩半直接曬乾,亦可將鮮果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鐘,或上籠蒸10-20分鐘,取出曬1-2天,直至外果皮呈現皺紋時,再縱剖2-4瓣。然後,將果皮向下,心朝上攤放在曬席上曬乾,曬2-3天後翻個至果肉全干、外皮呈紫紅色發皺為止,遇陰雨天可用文火炕干。大量加工時,採用蒸汽軟化木瓜加工法,品質較好,具體方法是先將木瓜洗淨潤潮,按大小分級,大的在上,小的在下,放入木甑內蒸1個半小時(以上汽時算起),使其軟化。取出稍涼後,趁熱切片,曬乾或烘乾即為商品。此法加工,有效成分損失少,並可殺滅黴菌、蟲卵等,便於貯藏調運,且折干率較高。
佛手:又名佛手柑,屬芸香科植物。當果皮由深綠色變為淺綠色、皮孔消失、果皮嫩薄現光澤時為成熟采收期,采後順指縱切成約1cm厚的薄片,曬乾或烘乾即可。
錦燈籠:也叫桂金燈、燈籠泡,野生於山坡、路旁和田野中,為多年生草本,以宿萼或全草入藥。秋季果實由綠轉紅時采收,除去裡面的紅色果核,取其外殼(宿萼)曬乾藥用,全草可鮮用或曬乾備用。
酸棗仁:別名山棗仁,為鼠李科落葉灌木,以種仁入藥,一般在10月成熟。秋季9-10月,當果實呈棗紅色、完全成熟時采收,此時種仁飽滿、質量較高。產區一般用竹竿打落採集,近年來試用"乙烯利"藥劑催落,效果很好。採摘後,將鮮棗曬成半干,再放到水缸裡泡4-5天,直至果肉稀鬆,去掉果肉,取出棗種核。然後,將棗核曬乾放到專用磨上去磨(此磨齒大、溝深),磨完後用篩子篩出種仁和碎皮,然後放入水缸內淘洗,種仁較輕,漂浮在水面,碎種皮較重,下沉,之後用笊籬隨攪隨把種仁撈出來。最後,把種仁曬乾,即成中藥用的酸棗仁。以核仁干、粒大飽滿、外皮紫紅色、無核殼者為佳。
薏苡仁:也叫苡米,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以種仁供藥用。秋季8-10月,當莖葉變枯黃、80%果實呈淺褐色或黃色成熟時,連莖稈割下,割下的植株集中立放3-4天後再予脫粒,使尚未完全成熟的種子繼續灌漿後熟,再用打穀機脫粒,曬乾,除去雜質,揚去空殼,篩淨,然後用碾米機碾去外殼和種皮,再篩淨,曬乾即為商品。以粒大、粉足、色白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