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地與整地
1、育苗地
宜選避風向陽,近水源的東坡或東南坡,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且有一定遮蔭條件的地段,以新開墾無污染地段為好。播種前,先行翻耕土壤,使其充分風化,育苗時,苗床土壤再行細碎疏鬆,做成寬1米,高20厘米的畦,畦面蓋火燒土,再鋪一層干稻草,點火燒成灰起消毒和提高土溫的作用,次待播種或扦插。
2、種植地
宜選擇林中空地或坡度為25°~30°的山坡中下部,腐殖質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的黃泥沙質壤土。若灌木叢生的林地,應在冬季將林木雜草清除燒灰作肥料,也可保留一部分樹木作遮蔭,如遇有山蒼子、樟樹等含揮發性物質的樹根,要通過深翻土壤,拔除乾淨,因這些樹根嚴重危害巴戟天的生長,容易引起根腐病。翌春,再把土塊打碎,沿等高線按1~1.2米的寬度作成梯地,畦面宜外高內低,成微傾斜,內側開設排水溝,然後按株距30厘米挖穴,穴內施火燒土和經漚熟的過磷酸鈣等混合肥。
二、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扦插、塊根和種子繁殖。
1、扦插繁殖
插條選擇和截取:選擇1~2年生無病蟲害、組織充實、莖粗狀的籐莖,從母株剪下後,截成長5厘米的單節,或10~15厘米具2~3節的枝條作插條。插條上端節間不宜留長,應挨節剪,剪平,下端剪成斜口,剪苗時刀口要鋒利,切勿將剪口壓裂。上端第一節保留葉片,其它節的葉片剪除,隨即扦插。不能及時插完的插條,要在蔭蔽處存放,用草木灰黃泥漿漿根,放在陰濕處假植,以防乾燥。如需運輸,可用稻草包紮好,並注意保濕,但不宜堆放太厚,並要適當通風,保持覆蓋物的濕潤。
扦插季節:扦插育苗宜在氣候溫和、雨水均勻的季節,一般多以春季雨水前後為宜,此時氣溫已回升,雨量漸多,插後容易成活。
扦插方法:插枝育苗可按行距15~20厘米開溝,然後將插條按1~2厘米的株距整齊平行斜放在溝內,插的深度,以挨近第一節葉柄處為宜,插後覆黃心土或經過消毒的細土,插條稍露出地面,一般插後20天即可生根,成活率達80%以上。為了促進生根和提高成苗率,可將插條每100條捆成一把,浸於含生長激素的水中一段時間,但不能用水浸泡。
如不經過育苗直接插於生產地,可按株距40~50厘米開穴,每穴插3~5段插條,深種淺露,露出土面不要超過2厘米,以免插條因水分散失過多而致乾枯。插後壓實土壤,澆水,以保插條成活。
2、塊根繁殖
塊根選擇和截取:選根肥大均勻、根皮不破損、無病蟲害的作種苗,截成長10~15厘米的小段。或在采收巴戟天時,在不能供作商品藥材的小塊根中選取。
塊根育苗方法: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開溝,然後將塊根按5厘米的株距整齊平行斜放在溝內,覆土壓實,讓塊根露出土面1厘米左右。塊根育苗只在種苗不易解決時進行。
3、種子繁殖
選種:選粗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留種母株,加強管理,保證多開花結實。
采種及種子處理: 巴戟天定植3年後開花結果,一般在9~10月陸續成熟,當果實由青色轉為黃褐色或紅色,帶甜味時採摘。採回的果實,擦破果皮,把種子漿汁沖洗乾淨,取出種子,選色紅、飽滿、無病蟲的種子進行播種,或拌濕沙保存到翌年春季播種。也可用層積貯藏催芽法,將採下的果實分層放於透水的籮筐內,一層沙、一層草木灰、一層果實,經常保持濕潤,到翌年春取出播種。切勿把種子放在陽光下曬乾貯藏,否則全部失去發芽能力。如曬乾貯藏,40天後全部種子會喪失萌芽能力。
播種期:由於種子不宜久藏,最好是隨采隨播,以10~11月為宜。經過層積貯藏的種子,最好在翌年3~4月進行播種。
播種方法:點播或撒播均可。點播按株行距3厘米×3厘米,撒播密度不宜過大。播種後宜用篩過的黃心土或火燒土覆蓋約1厘米厚。經1~2個月,種子便可出芽,幼苗成活率可達90%左右。
種子苗生長茁壯,抗病力強,植株根系發達,根塊產量高,品質好,是解決種苗不足,防止品種退化和培育優質高產品種的有效途徑。
三、定植
春秋兩季均可定植,而以春季為好。春分前後,雨水充足,定植後容易恢復生機。秋季以立秋至秋分前較適宜。起苗前,剪去先端部分,只保留3~4節的枝條,葉片也可剪去一半,以減少水分消耗。起苗後用黃泥漿漿根。定植時按株距30~50厘米挖穴,每穴栽苗1~2株。定植時,根系要舒展,栽後壓實,插芒箕遮蔭。在林下定植可不插芒箕。
四、田間管理
一、育苗地管理
1、遮蔭 扦插後,搭設蔭棚或插芒箕遮蔭,蔭蔽度可達70%~80%以上。隨著苗木生根成活和長大,應逐步增大透光度,育苗後期蔭蔽度控制在30%左右。
2、淋水 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淋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水要清潔。
3、施肥 在苗木生長期間可適當施用石灰、草木灰、火燒土。
4、摘頂芽 待苗高30厘米時,應將頂芽摘去,以促進分枝,使枝條粗壯,鬚根發達,並可縮短苗期,提高移栽成活率。
播種苗摘頂芽可在苗高15~20厘米時進行。塊根育苗如抽芽過多,可選留1~2個壯芽,其餘剪除。
5、防寒過冬 在冬季有低溫霜凍的地區,應在入冬前做好防寒措施,可在原有蔭棚架上加蓋稻草,周圍設防風障,或採用塑料薄膜,提高土溫,但應根據天氣變化揭開或覆蓋塑料薄膜。
二、種植地管理
1、中耕除草 定植後前2年,每年除草2次,即在5、10月各除草1次。由於巴戟天根系淺而質脆,用鋤頭容易傷根,導致植株枯死,因此靠植株莖基周圍的雜草宜用手拔,結合除草進行培土,勿讓根露出土面,並覆蓋好。
2、施肥 待苗長出1~2對新葉時,可開始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如土雜肥、火燒土、腐熟的過磷酸鈣、草木灰等混合肥,每畝1000~2000千克。忌施硫酸銨,氯化銨,豬、牛尿。如種植地酸性較大,可適當施用石灰進行調節,每畝50~60千克。
3、修剪籐蔓 巴戟天隨地蔓生,往往籐蔓過長,尤其3年生植株,會因莖葉過長,影響根系生長和物質積累。可在冬季將已老化呈綠色的莖蔓剪去過長部分,保留幼嫩呈紅紫色莖蔓,促進植株的生長,使營養集中於根部。也可結合扦插季節進行,將剪下的籐蔓供作繁殖材料。
五、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
主要有莖基腐病、輪紋病、煙煤病。
1、莖基腐病 是分佈最廣,發生最嚴重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巴戟天莖基、根部、種子都可以感染莖基腐病。病原菌為鐮刀菌屬的尖孢鐮刀菌(芳香鐮刀菌變種)。病菌的寄生專化性較強。在巴戟天各個發育階段均可發生,多在種植後2~3年的植株上大量發生。始發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氣溫上升到15℃以上),4月上旬至5月上旬進入普遍發生期,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出現二個高峰期。發病特點:病菌在10月下旬開始侵入巴戟天莖基部,近地面3~5厘米處開始發病,出現白色斑點,莖皮多縱裂,常有褐色樹脂狀膠質溢出。有時在莖基部的縱裂面發生腐爛枯死,植株逐漸萎黃,葉片脫落,甚至死亡。防治方法:
a 野生巴戟天相似的生態環境進行種植;在巴戟天生長期間,要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抗病能力。
b 以火燒土、土雜肥,加適量過磷酸鈣,經過漚熟後施用;調節土壤酸鹼度,減輕病害發生;不可追施氮肥。
c 季拔草,夏季用草遮蔭,以降低地表溫度,保護根莖皮層不受損傷;多雨季節,應及時排水。
d 把病株連根帶土挖掉,並在坑內撒放石灰殺菌,以防病害蔓延。可用1︰3的石灰與草木灰施入根部,或用1︰2︰100的波爾多液噴灑,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近年來還開展了生物防治試驗,通過土壤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抑制該病的發生。
2、輪紋病 該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受害部分開始出現淡黃色暈圈,後由褐色變暗褐色,隨後病斑不斷形成輪紋斑,即同心圓,中央脫落穿孔,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防治方法:可用1︰2︰100的波爾多液噴灑,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
3、煙煤病 由真菌所引起。病菌的菌絲、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都能越冬,成為下一年初侵染的來源。主要為害葉和嫩枝及果,在病株上形成黑色霉層,似煤煙,嚴重時葉片和嫩枝表面滿覆黑色煙煤狀物,逐漸擴大成黑色的霉斑,再逐漸擴大成黑色的霉層。由於莖葉被黑煤狀物覆蓋而影響光合作用,使巴戟天生長衰退,嚴重時可以使整株枯萎。其發生與蚜蟲、介殼蟲、木虱等危害有密切關係,害蟲越多,病情越嚴重。防治方法:1通過防治蟲害可達到防病效果。2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積極開展生物防治試驗,可用木黴菌制劑進行防治。
4、根結線蟲 發病較為普遍,為害較為緩慢,植株受害後生長不良,地上部分枝葉萎縮,植株矮小,出現早衰和畸形,嚴重者頂端枯萎,葉脫落而死亡。根部受害後,主根和側根上形成大小不等、表面粗糙的圓形瘤狀物,使根部組織突變增生為一個根結(蟲癭),猶如豆科植物的根瘤一樣,切開後可見白色粒狀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梨形的雌性成蟲。病原為線蟲綱的根結線蟲,在根內或土壤內越冬,侵染根部幼嫩組織,尤其是根尖,主要通過種苗、肥料、農具和水流傳播。巴戟天為深根植物,若用藥劑防治根結線蟲病,難度大、成本高而收效微。防治方法:
a 生荒地種植為好,具有較好肥力的紅壤或黃礦壤,切忌在熟地育苗地連作;並加強苗木檢疫,淘汰病苗,以阻止傳播危害;
b 5%澄清石灰水淋病根處,危害嚴重時拔除病株燒燬,並用濃石灰水或石灰粉灌、撒病穴,以免擴大傳染。
5、紫紋羽病 可在局部地區造成嚴重危害。受病害根表面呈紫色,當被深紫色短絨狀菌絲體所包圍時,皮層即腐爛, 極易剝落; 木質部初呈黃褐色,濕腐。該病是由紫紋羽卷擔子菌引起的。 病原菌利用它在病根上的菌絲體和菌核潛伏於土壤內,土壤潮濕或排水不良有利於病原菌的孳生。防治方法:
a 種健康苗木,栽植地注意排水,促進巴戟天健壯生長;
b 病株及時挖出並燒燬;
c 周圍土壤用20%石灰水澆灌消毒;
d 墾地要清除樹根和枯枝落葉等雜物。
二、蟲害
主要有蚜蟲、蚧殼蟲、紅蜘蛛、粉虱、潛葉蛾。
1、蚜蟲 在春秋兩季巴戟天抽發新芽、新葉時為害。此蟲可使幼芽畸形,葉片皺縮,天氣乾旱時為害更嚴重,造成莖葉發黃。防治方法:
a 40%樂果乳油稀釋1500倍噴霧防治;
b 草0.5千克配成煙草石灰水噴灑。
2、蚧殼蟲 成蟲、若蟲吸食莖葉汁液,並可引起煤煙病。防治方法:幼齡期用40%樂果乳油0.5千克,煤油50~100克,兌水750千克噴殺。
3、紅蜘蛛 成蟲、若蟲群集於葉背或嫩芽吸食汁液並拉絲結網,使葉變黃,最後脫落。防治方法:用5%塞螨酮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
4、粉虱 幼蟲吸食葉片汁液,嚴重受害的葉片從鮮綠色變為黃褐色甚至枯萎。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乳油稀釋1500倍,或波美18度松脂合劑稀釋20~25倍噴殺。
5、潛葉蛾 幼蟲潛入葉片,蛀食葉肉,使葉片呈現彎彎曲曲的圈紋。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乳油稀釋1000~1500倍液噴霧。
以上均為地上害蟲,主要為害葉部。
除以上幾種地上害蟲外,尚有蠐螬(金龜子幼蟲)和大蟋蟀(俗名土猴)。防治方法:用90%以上敵百蟲原藥1000倍液灌土;用90%敵百蟲50克加餌料500克(先把米糠或麥麩炒香,後加入敵百蟲拌勻)製成毒餌,最好是經數天雨後初晴的傍晚放洞口;用松針、菜葉蘸少許花生油,再沾上殺蟲劑插入洞口,使害蟲食後中毒死亡。
六、采收加工
1、采收 巴戟天定植5年才能收穫。過早收穫,根不夠老熟,水分多,肉色黃白,產量低。全年均可進行收穫,但以秋冬季采者為佳。起挖後隨即抖去泥土。挖取肉質根時盡量避免斷根和傷根皮。
2、加工 去掉側根及蘆頭,曬至六七成干,待根質柔軟時,用木錘輕輕捶扁,但切勿打爛或使皮肉碎裂,按商品要求剪成10~12厘米 的短節,再按粗細分級後分別曬至足干,即成商品。老產區常用開水泡燙或蒸約半小時後抽心,曬乾,則色更紫,質更軟,品質更好。 加工炮製方法的改進:199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要求蒸透或煮透後,趁熱除去木心。在加工炮製巴戟天時,長期採用手工剝離,即用錘子或木棒將巴戟天皮部趁熱抽出木心,這種方法費工費時,而且勞動強度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適應大生產需要,經多次探討,改用剁刀式切藥機除去巴戟天木心的方法,經多次採用,效果比較滿意。
3、貯藏 用麻袋裝或木箱裝,每件30千克左右。貯存於通風乾燥處,以溫度30℃以下,相對濕度70%~80%為宜,商品安全水分為12%~14%。應置陰涼乾燥處保存,含水量在15%以下不會生霉,但置於80%相對濕度條件下,二周後即易出現霉斑,因此應避免潮氣的侵入。如遇發霉,最忌水洗,宜在陽光下曬後,用毛刷刷霉。入夏為防霉蛀、泛油,可經常檢查和晾曬乾燥,不宜用硫黃熏,因硫黃熏後易變色,質地發硬,有損品質。本品易蟲蛀、發霉、泛油。吸潮品顏色加深,根體返軟,斷面溢出油樣物,散發特殊氣味,有的出現霉斑。為害的倉蟲有藥材甲、煙草甲、大理竊蠹、黑毛皮蠹、印度谷螟等,蛀蝕品的蛀洞較小,不易察見,但周圍常見碎屑,其中可發現活倉蟲。
貯藏期間應保持環境清潔,定期使用2.5%溴氰菊酯浮油進行噴霧。發現受潮及輕度霉變、蟲蛀,要及時晾曬或翻垛通風;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密封抽氧充氮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