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苓 中藥詞典C

赤茯苓

【出處】《本草集注》 【拼音名】Chi Fu Linɡ 【別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讀》)。 【來源】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乾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
閱讀全文

大養脾丸 中藥方劑D

大養脾丸

大養脾丸--《百一》卷二引張防禦方 【處方】丁香皮1兩,良姜1兩,藿香葉1兩半,甘草1兩半。 【製法】上藥並生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 【用...
閱讀全文

健脾理中湯 中藥方劑J

健脾理中湯

健脾理中湯--《醫鈔類編》卷十 【處方】人參、白朮、白苓、白芍(酒炒)、陳皮、蒼朮、炮姜、升麻、甘草、肉蔻(煨)、訶子(煨,去核)。 【功能主治】髒寒洩瀉,完谷不化...
閱讀全文

水甘草 中藥詞典S

水甘草

【出處】水甘草始載於《本草圖經》,云:水甘草生騖州(江西高安縣)……春生苗,莖青色,葉如楊柳,多生水際,無花。七月、八月采。並附藥州水甘草一圖,所述形態及生境,與今...
閱讀全文
  
鯇魚膽 中藥詞典H

鯇魚膽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Huan Yu Dǎn 【來源】為鯉科動物草魚的膽。冬季收集,陰乾。 【性味】 1《本草拾遺》:苦。 2《綱目》:苦,寒,無毒。 【...
閱讀全文

補益藥之陽起石 中藥基礎

補益藥之陽起石

陽起石味鹹,性微溫,屬補益藥。主要用為補腎陽藥。陽起石配熟地、山藥,山萸,茯苓。澤瀉,淫羊藿,巴戟天,附子等,用於男子腎陽虛而致的陽痿、陰部冷汗,女子子宮寒冷,腹痛...
閱讀全文

綠礬丸 中藥方劑L

綠礬丸

綠礬丸--《醫學正傳》卷六引《集驗方》 【處方】五倍子250克(炒黑),綠礬120克(薑汁炒白),針砂120克(醋炒紅色),神曲250克(炒微黃色)。 【製法】上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