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心得 從麻疹談伏邪 《內經》首次提出溫病病名,根據溫病初起是否有裡熱見證,及病證特點是否符合時令病邪的致病特點,把溫病分為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兩大類。 其中,伏氣溫病是指感邪後邪氣伏藏,... 2018年07月20日 閱讀 1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F 肥兒片 肥兒片--《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處方】郁金3錢,巴豆霜6錢,杏仁3錢,桃仁3錢,硃砂3厘,明雄3錢,黃蠟1兩,麝香2厘。 【製法】上為細末,先將蠟化開... 2018年07月20日 閱讀 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千針萬線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健脾養血;補肝益腎;消腫。主貧血;精神短少;頭暈心慌;耳鳴眼花;潮熱;遺精;月經不調;帶下;骨折;乳腺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 2018年07月20日 閱讀 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鼠尾粟 【拼音名】Shǔ Wěi Su 【別名】線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頓草 【來源】禾本科鼠尾粟Sporobolus poiretii (Roem. et Schult.)... 2018年07月20日 閱讀 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C 草果子散 草果子散--《幼幼新書》卷十七引《吉氏家傳方》 【處方】草果子半兩,半夏半兩,柴胡1兩,厚樸1兩,甘草(炙)1兩,烏梅1兩,大棗1兩,常山1分。 【製法】上為末。 ... 2018年07月20日 閱讀 7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Z 紫莖 【拼音名】Zǐ Jīnɡ 【別名】帽蘭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紫莖或長柱紫莖的樹皮、根或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tewartia sinensis... 2018年07月20日 閱讀 1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糖姜水的功效與作用 紅糖姜水的功效: 紅糖姜水去寒,驅寒,止咳,淋到雨了或發冷可以用。 將紅糖煮成紅糖水喝比直接吃更容易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且更加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暖胃的功效,紅糖... 2018年07月20日 閱讀 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元胡施肥技術的簡述 元胡屬罌粟科多年生草本。主產浙江、上海、江蘇、四川、湖北、山東、河南、遼寧、北京等省、直轄市均有種植。 藥用部分為塊根。 元胡宜生長在溫和的氣候,但能耐寒;喜濕潤環... 2018年07月19日 閱讀 1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J 金鎖子丸 金鎖子丸--《聖惠》卷三十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韭子2兩(微炒),牛膝1兩(去苗),巴戟1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龍骨1兩,菟絲子1兩(... 2018年07月19日 閱讀 1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當代名醫 潘煥章 潘煥章,男,漢族,1930年出生於山東省陽谷縣。1952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醫本科,時值抗美援朝,被分配到東北軍區後勤衛生部專家辦公室工作任助理,隨同抗美援朝醫療隊到... 2018年07月19日 閱讀 1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