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骨草、伸筋草、桂枝、花椒、紅花、當歸、白芷各10克、乾薑15克。上藥加溫水約3500毫升。浸泡兩小時,加熱煮沸30分鐘。熱氣熏蒸30分鐘。待藥液溫度適宜時,再...
消風散治療皮膚病
消風散出於《醫宗金鑒 ·外科心法》,由荊芥、防風、當歸、生地、知母、牛蒡子、蒼朮、苦參、蟬蛻、石膏、木通、胡麻仁、甘草組成。據其清熱散風、祛濕止癢、養血潤膚等功效,...
重用澤瀉治脂肪肝
王某,男,48歲,2010年9月20日初診。患者痰多易咯,頭暈,乏力,納差3月餘。平素喜食肥甘醇酒,缺少運動。刻診:形體肥胖,痰多,乏力,易疲倦,納差,口乾不欲飲,...
中藥敷貼有宜忌
冬病夏治是祖國醫學重要的預防醫學思想。伏天人體氣血旺盛,腠理開洩,此時貼敷,藥力更易直達臟腑,可達激發正氣目的。對於哮喘、慢支等寒冷季節發病加重的疾病而言,在陽氣旺...
《黃帝內經》學術體系結構
《黃帝內經》的成書標誌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其中《黃帝內經》學術體系是其關鍵。《黃帝內經》主要圍繞人的健康、疾病進行闡述,形成了有關人的生命規律及其醫學應用的知識...
冠心病血瘀證診斷標準研究意義重大
制訂符合循證醫學理念的冠心病血瘀證診斷標準,對進一步深化冠心病血瘀證的研究,提高臨床療效,意義重大。我們採用病證結合研究模式,通過系統評價方法總結古今文獻,採用德爾...
溫陽化氣治口渴
口渴一症,臨床多見。究其病因,可分外感和內傷兩類。外感引起者,如風熱感冒、陽明證及溫病等。一般病程較短,總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脈浮等症可尋。內傷引起者,一般病程...
@微博·中醫藥(十七)
@甘肅劉維忠:台灣省中醫學士後教育是個很好的中醫教育模式,讓各類大學畢業生考中醫,有利於各類專業人士從不同視角研究中醫,大陸許多醫學大家是西醫學習中醫的,其他專業學...
左金丸配刺蝟皮 清肝胃鬱熱制胃酸
泛酸是胃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左金丸是由黃連、吳茱萸二藥組成,出自元·朱震亨的《丹溪心法》。原方黃連與吳茱萸劑量比例為6﹕1,黃連苦寒入心,清熱瀉火;反佐以吳茱萸...
李時珍腦病用藥發揮
腦作為元神之府,同臟腑一樣,也會因六淫七情等內外因素致病。但在以五臟為中心的理論系統中,腦是隸屬於臟腑的。元神雖發自腦府,其作用則體現於臟腑百骸,故其為病亦從臟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