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男,70歲。2009年12月9日初診。間斷性咳嗽,胸悶20餘年。咳喘呈持續性,每逢冬季加重,多次住院治療,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10天前...
不可忽視因時用藥
《素問·六氣正紀要大論》提出「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寒遠寒,用涼遠涼」,是古人因時用藥的原則。因為時令的不同,日照的長短,寒溫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就會...
痛偏一側多屬寒凝
案 例 張某,男,26歲。2010年3月2日初診。 間歇性左側脅腹部疼痛4年,發無定時,或為脹痛,或為刺痛,疼痛持續時間或長或短,影響工作、生活。多家醫院行相關檢查...
經方治嘔案
閆敏,女,35歲,2011年8月6日初診。噁心嘔吐8月餘,飯後即吐,飲水也即吐,夜間從鼻中流水,量多。經中西醫治療無效。刻診:飯後飲水即噁心嘔吐,打嗝即吐,夜間鼻中...
咽喉不爽辨證巧用中成藥
初春天氣乾燥,咽喉炎容易反覆發作。聲音嘶啞、有異物感、咽喉痛、吞嚥不適,這些都是咽喉炎最常見的症狀,老百姓通常也不把它當回事。咽喉疼痛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若不及時治...
《臨證指南醫案》卷五 風
某(二七) 風傷衛。寒熱頭痛脘悶。(風傷衛)蘇梗(一錢) 淡豆豉(一錢) 杏仁(三錢) 桔梗(一錢) 濃樸(一錢半) 連翹(一錢半)通草(一錢) 滑石(三錢) 某(...
以脈定汗症治法方藥
《傷寒論》曰:「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汗出如流珠者,屬於中醫的多汗症。當代中醫將多汗症分自汗和盜汗。在《傷寒論》中,並沒有嚴格區分自汗和盜汗,同樣一個桂...
咳喘要方
組成:太子參15克,炒白朮15克,炒山藥20克,蓮子肉20克,菟絲子20克,補骨脂12克,五味子10克,烏梅12克。 功效:補肺、脾、腎三髒,酸斂止咳平喘。 主治:...
臨證用藥心得要注意四問題
治療疾病必須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輕重緩急,症狀有別,採用不同的藥物,在多次臨床用藥有效之後,方有用藥心得可言。如果單純根據藥理研究,認為使用某幾味特定藥便可治療某病...
小青龍湯治濕疹
小青龍湯為《傷寒論》方,具有辛溫解表,祛寒蠲飲的功效,主治太陽傷寒兼水飲內停所致之咳喘證。《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篇》主治「咳逆喘息不得臥」,又《婦人雜病篇》主治「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