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菊花的鑒別方法 菊花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能。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病症。 來源 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補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強筋壯骨,補虛益損。 附方 1治虛弱乾瘦,頭暈目眩:白補藥一兩。燉肉吃。 2治勞傷疼痛:白補藥一兩。泡酒服。 摘錄 《*辭典》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1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野茄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止痛,解毒,收斂。根:胃痛,腹痛,骨折,跌打損傷,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葉:外用治癰癤腫毒,皮膚潰瘍,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根2~5錢;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1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紫蘇側枝扦插繁殖管理技術 紫蘇,別名桂蘇、赤蘇、白蘇等,為唇形科紫蘇屬中以嫩葉供食的栽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國和泰國,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各國。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都有野生...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22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短瓣女婁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平肝。主濕熱黃疸;咽喉腫痛;中耳炎;眩暈耳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鮮品絞汁滴耳。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2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醋林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殺蟲;止血;澀腸;生津;解酒。主蛔蟲腹痛;痔漏下血;久痢。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3g,酒調:或鹽、醋淹漬,生食。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1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金慈姑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止血。主風濕痺痛;胃脘痛;腹痛洩瀉跌打損傷;骨折;瘡癤腫毒;毒蛇咬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宜炮製後用。外用:適量... 2016年07月10日 閱讀 22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西瓜多次采收高產栽培技術 在大棚中採用多次采收技術栽培西瓜,可以在5月份至10月底采收5~6次,平均每畝產西瓜達7500公斤。 品種選用 選用早熟、抗病、耐低溫弱光、再生能力強的早佳等西瓜品... 2016年07月10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炮製 鳳尾草的炮製方法 【來源】 本品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 Pteris multifida Poir.的乾燥全草。 【炮製方法】 一、淨制 除去雜質(《藥典77》)。 二、切制 切段(《... 2016年07月10日 閱讀 1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臭常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截瘧,止痛,安神。用於風熱感冒,風濕關節腫痛,胃痛,瘧疾,跌打損傷,神經衰弱;外用治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調酒搗爛敷患處。 ... 2016年07月10日 閱讀 2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