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 蛤蚧的炮製方法 【來源】 本品為壁虎科動物蛤蚧 Gekko gecko Linnaeus除去內臟的乾燥體。 【炮製方法】 一、淨制 除去鱗片及頭足(《藥典85》)。 二、切制 切成... 2016年06月29日 閱讀 23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菟絲子簡介 《本草新編》云:「菟絲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專用。遇心虛之人,日夜夢,精頻洩者,用菟絲子三兩,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中、晚各一服即止,且永不再遺。此乃心、肝、... 2016年06月29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芡實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祛瘀止血。主吐血;便血;婦女產後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燒存性研末,沖服。 各家論述 1.《隨息居飲食譜》:治胞衣不下。... 2016年06月29日 閱讀 1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苡仁的功效: 1、生苡米煮湯服食,利於去濕除風;用於健脾益胃、治脾虛洩瀉則須炒熟食用。 2、苡米用作糧食吃,煮粥、做湯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湯,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 2016年06月28日 閱讀 15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蟾蜍入藥用處多 人工養殖技術 蟾蜍俗名癩蛤蟆、癩疙皰,我國藥典收載入藥的為其中常見的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個品種。蟾蜍耳後腺分泌物的干品,入藥稱蟾酥。蟾酥性溫,味辛,有毒,具解毒、消腫、強心、止... 2016年06月28日 閱讀 2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蟾蜍真假識別 蟾蜍又名癩蛤蟆,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除去內臟後的乾燥體。蟾蜍性涼味辛,有毒,入心、肝、肺、脾經,能破癥結、行水濕、化毒、殺蟲、定痛,用於治療疔瘡、發背... 2016年06月28日 閱讀 1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酒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止痛;祛風化痰。主肋膜炎;肺炎;咽喉腫痛;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6月28日 閱讀 2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郁李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殺蟲,行氣破積。主齲齒疼痛,小兒發熱,氣滯積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洗浴。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6月28日 閱讀 1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滿天星的栽培技術 一、生態習性 滿天星原產於歐洲、非洲北部及亞洲中、西部的夏季乾燥地帶。性喜涼爽,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條件下,生長最佳,生長適溫為15C~25C,在30C以上或10... 2016年06月28日 閱讀 1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