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四種解酒中藥 葛花:為葛籐上未開放的花蕾。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要用於飲酒過度出現的頭痛、頭昏、煩渴、飽脹、嘔吐酸水等,可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 ...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1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蝙蝠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接骨。主治肺結核,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外用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4~5錢,水煎服。外用鮮全草搗爛或研粉,調酒炒熱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1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香附的鑒別方法 香附為常用中藥。原名莎草。始載於《名醫別錄》。具有行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能。用於肝胃不和、氣鬱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病症。 來源 為莎草...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杜虹花的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杜虹花原生於我國南方低海拔山區,株高2-4米,全株均被褐色柔毛。葉對生,長橢圓形或卵形,先端尖,...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滿天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明目;退翳消腫。主角膜白斑;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2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辣蓼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健脾;化濕;活血;截瘧。主瘡瘍腫痛;暑濕腹瀉;腸炎痢疾;小兒疳積;跌打傷疼;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2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 雞內金的功效: 消食健胃,澀精止遺。消積滯,健脾胃。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痺乳蛾,牙疳口瘡。 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化積排...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1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沙苑子種植技術 一、概述 別名憧蒺藜、蔓黃芪、夏黃草、沙苑蒺藜。 為豆科黃芪屬植物扁莖黃芪(Asttagalus complanatus R.Brown), 以種子入藥.有補肝腎、...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1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瓜馥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坐骨神經痛,關節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1~2兩。 附方 1治關節炎:鮮香籐根二兩,鮮楓荷梨二兩,鮮五加皮一兩,鮮千斤拔一兩,鮮百兩金一兩,鮮雙... 2016年05月30日 閱讀 1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