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為葛籐上未開放的花蕾。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要用於飲酒過度出現的頭痛、頭昏、煩渴、飽脹、嘔吐酸水等,可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
烏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腸經,具有斂肺生津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煩渴,取烏梅30克,水煎服。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用以解酒毒。
桑葚: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功效。《本草綱目》中有搗汁飲解酒毒的記載。解酒可取鮮桑葚150克,搗汁服用即可。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