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樨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欒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暖胃去積;軟件堅散結;祛風除濕。主小兒食積;癭瘤痰核;風濕骨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1.《嶺南採藥錄》:治板疬,取莖葉...
閱讀全文

升麻種植技術 中藥種貯

升麻種植技術

種子采收、處理 由於升麻花期較長,種子成熟時間長短不等,果實成熟時果瓣自然開裂,種子隨風飄落,因此,要隨熟隨采,當果實由綠開始變黃,果皮開始枯乾,果瓣快開裂時將果穗...
閱讀全文
  
人參種植加工技術 中藥炮製

人參種植加工技術

一般栽培六年(六年生)收穫加工,也有六年以上才收穫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控取,挖時防止創傷,摘去地上莖後將參根裝入麻袋或筐內運回加工。要將人參按加工不同品種的質量...
閱讀全文

熊脂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熊脂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虛損;潤肌膚;消積;殺蟲。主虛損贏瘦;風痺不仁筋脈攣急;積聚;面瘡;癬;白禿;臁瘡。 用法用量 內服:和花椒熬煉後開水沖服,10-20g。外用:適量,塗...
閱讀全文

調補五臟用黃精 中藥基礎

調補五臟用黃精

黃精,屬於百合科植物,其根狀塊莖肉質肥厚,將其蒸制後入藥,被視為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黃精的嫩苗又叫筆管菜,可作蔬菜食用,味道鮮美。 黃精味甘性平,有補氣養陰、健脾益...
閱讀全文

栝萎的栽培技術 中藥種貯

栝萎的栽培技術

栝萎的種植,選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溝道配套的稻田種植。冬春整地前,每畝施有機廄肥1500kg,復合肥60g,過磷酸鈣30kg。播種前15—20天,每畝...
閱讀全文

椿根皮簡介 中藥基礎

椿根皮簡介

椿根皮苦寒,為涼血止血之佳品。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毫升者,稱為產後出血。 方用:椿根皮15~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因其性涼而能澀血...
閱讀全文